时间: 2025-04-25 02: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34:48
君家稻田冠西蜀,捣玉扬珠三万斛。
塞江流起书楼,碧瓦朱栏照山谷。
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
惟余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
江上青山亦何有,伍洲遥望刘郎薮。
明朝寒食当过君,请杀耕牛压私酒。
与君饮酒细论文,酒酣访古江之濆。
仲谋公瑾不须吊,一酹波神英烈君。
杭州伍子胥庙封英烈王。
你家稻田在西蜀一带最为出名,十足的财富如同捣玉扬珠般珍贵。
塞江的水流入书楼,碧瓦朱栏辉映在山谷之中。
我不惜倾家荡产寻求快乐,花尽黄金如同蜡烛燃尽。
只剩下旧书一百车,准备坐船载入荆江的曲折水道。
江边的青山又算什么,远远望去伍洲就像刘郎的渔场。
明天寒食节我来拜访你,请你杀了耕牛来压酒。
我们一起喝酒细细讨论,酒酣畅时探讨古事江边的凹处。
不必为仲谋公瑾感到惋惜,敬酒祭奠英烈的神灵。
杭州的伍子胥庙中封存着英烈的事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兼任官职。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美,作品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
此诗创作于苏轼流亡期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朋友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与深邃的人生哲理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描绘稻田的富饶与山水的美丽,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特别是“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反映出他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在对话的结构中,苏轼与友人相约饮酒,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惜。酒酣之际,诗人提到仲谋公瑾,表明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英雄难再的感慨。整首诗在轻松的叙述中融合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苏轼个人独特的诗歌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物质财富的淡然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其豁达的生活态度与对历史的追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提及,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基调。
诗中“倾家取乐不论命”是什么意思?
A. 不在乎生死,追求快乐
B. 只关注财富
C. 不在乎朋友
“散尽黄金如转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金钱的珍视
B. 对物质的轻视
C. 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仲谋公瑾”指的是谁?
A. 曹操
B. 周瑜
C. 刘备
与李白的诗作相比,苏轼的诗歌更注重生活的哲理和对友谊的珍视,而李白则常常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豪放与对自由的渴望。在意象运用上,苏轼更倾向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