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5:4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5:45:01
王维的《寄崇梵僧》原文如下:
崇梵僧。崇梵僧。
秋归覆釜春不还。
落花啼鸟纷纷乱。
涧户山窗寂寂闲。
峡里谁知有人事。
郡中遥望空云山。
全诗翻译:
崇梵僧,崇梵僧。秋天已经来临,锅盖上的水已经干了,而春天却不再回来。落花随风飘落,鸟儿在啼叫,纷乱而不宁。山涧的门窗静悄悄的,显得格外悠闲。在深山峡谷中,谁又知道这里有人间的事情呢?在远处的郡城中,只能遥望那空中的云山。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特别是在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寄崇梵僧》写于王维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王维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抒发了他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寄崇梵僧》是一首深具哲理和意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诗人两次提到“崇梵僧”,似在强调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秋归覆釜春不还”这句,感叹时光的无情,秋天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的逝去,暗示着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落花啼鸟纷纷乱”,描绘了秋天的落花和鸟鸣,展现了一个生机逐渐消逝的场景,令人感到惆怅。接下来的“涧户山窗寂寂闲”,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隐居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这种清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峡里谁知有人事”,表达了诗人在深山中隐居的孤独与无奈,暗示世间的纷扰与喧嚣与此处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最后“郡中遥望空云山”,则是一种对外界的遥望与思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的写景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体现了王维对于自然与人生态度的哲思。
王维的《寄崇梵僧》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秋归覆釜春不还”表达了什么?
诗中“涧户山窗寂寂闲”中的“寂寂闲”表现了什么?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王维的诗歌及其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