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蓝田山石门精舍 ?》

时间: 2025-07-27 10:45:54

诗句

〔英华以前八句另为一首。

注云。

集本二诗共为一首。

〕落日山水好。

漾舟信归风。

探奇(一作玩寄)不觉远。

因以缘(一作寻)源穷。

遥爱云木秀(一作翠)。

初疑(一作言)路不同。

安(一作谁)知清流转。

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

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

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一作方)曙。

夜禅山(一作心)更寂。

道心及(一作友)牧童。

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一作井)下。

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

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

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

花红复来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45:54

原文展示

《蓝田山石门精舍》
(王维)

落日山水好,
漾舟信归风。
探奇一作玩寄不觉远,
因以缘一作寻源穷。
遥爱云木秀一作翠,
初疑一作言路不同。
安一作谁知清流转,
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
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
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一作方曙,
夜禅山一作心更寂。
道心及一作友牧童,
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一作井下,
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
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
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
花红复来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水景色,落日余晖洒在山水间,舟行随风归来。诗人陶醉于山中的奇妙景色,流连忘返,远足探幽,爱慕那青翠的云木。起初对山路的选择感到疑惑,但最终在清流的引导下,偶然与前山相通。诗人轻松地划着小舟,享受着这安逸的时光,遇见几个闲适的老僧,他们在松柏荫下悠然自得。早晨在梵林中,夜晚在山中禅坐,内心愈加宁静。诗人与一位牧童分享道理,询问世事,也与樵夫交谈。夜晚在长林中宿营,香气飘散,卧于瑶席之上,溪水的芳香袭来,山月照耀着石壁。再一次出发时,心中有些忐忑,但在清晨的光明中,继续攀登,笑着告别桃源之人,花红再次相逢。

注释

  • 蓝田:地名,指蓝田山。
  • 石门精舍:指石门处的修道之所。
  • 落日: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 漾舟:指划舟漂流的状态。
  • 道心:指对道理、哲理的追求与向往。
  • 涧芳:指山涧中的花香。
  • 桃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理想的世外桃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常融入哲理思考,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王维在盛唐时期,通过个人的山水游历,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内心宁静的融合,写下此诗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维的《蓝田山石门精舍》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落日、山水、舟行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赋予读者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句中,落日的余晖和舟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老僧与牧童,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逃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尤其是“焚香卧瑶席”,更是将这种闲适的生活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对桃源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结合哲理思考,形成了王维诗歌特有的风格,既有自然美,又有心灵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使人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日山水好:描写夕阳下的山水美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漾舟信归风:舟在水中漂荡,顺风而归,象征自由与自在。
  3. 探奇一作玩寄不觉远:探寻美景,沉浸其中,时间流逝不觉遥远。
  4. 因以缘一作寻源穷:因而追溯探寻,直至源头,表现探索的渴望。
  5. 遥爱云木秀一作翠:远远欣赏那些云木的秀丽,象征自然之美。
  6. 初疑一作言路不同:起初对行进的道路产生疑惑,暗示探索中的不确定性。
  7. 安一作谁知清流转:谁能知道清流是如何流转的,表现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8. 偶与前山通:偶然与前山相连,象征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心灵的寄托。
  • 拟人:清流的流转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2. 山水:代表自然的美与人心的归属。
  3. :象征自由与探索的灵魂。
  4. 老僧:象征超然与智慧的生活状态。
  5. 桃源:象征理想的世外桃源,宁静与和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王维的《蓝田山石门精舍》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战争场景
    B. 自然山水
    C. 城市生活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焚香卧瑶席”,表现了诗人对__生活的向往。 答案:闲适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桃源”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地方。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山中问答》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与李白的豪放诗风形成对比,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倾向于表现壮丽的山河与豪情。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集》
  • 《唐代诗歌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

相关查询

西江月·思邈方书去失 君畴仲晦蒙仲再和余差须二诗警斋侍郎又继之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和赵吉州三首 又四首 夜登甘露山二首 挽高孺人 纪游十首 和乡侯灯夕六首 又采荔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颐爱 主客颠倒 雕开头的成语 鲁阳麾戈 父字头的字 身临其境 包含溢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齒字旁的字 通情达理 包含考的词语有哪些 襟江带湖 第一审 半推半就 瘦长 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招权纳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