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御制岁日二首》

时间: 2025-05-15 06:01:30

诗句

运历三元正,升平及古同。

五侯皆辑瑞,四海尽占风。

圣政乾行内,群生寿域中。

撞钟元会罢,晃朗日升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6:01:30

原文展示:

奉和御制岁日二首 徐铉 〔唐代〕

运历三元正,升平及古同。 五侯皆辑瑞,四海尽占风。 圣政乾行内,群生寿域中。 撞钟元会罢,晃朗日升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世景象,三元节日的运转正常,社会升平与古代相同。五侯(指五位贵族)都聚集吉祥,四海之内都受到风气的熏陶。圣明的政治在国家内部顺利推行,百姓生活在长寿的领域中。在元日的大会结束后,明亮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注释:

  • 运历:指节日的运转。
  • 三元正:指三元节,即上元、中元、下元,古代的节日。
  • 升平:社会安定,国家太平。
  • 五侯:古代指五位贵族。
  • 辑瑞:聚集吉祥。
  • 四海:指全国。
  • 占风:受到风气的熏陶。
  • 圣政:圣明的政治。
  • 乾行:顺利推行。
  • 群生:百姓。
  • 寿域:长寿的领域。
  • 撞钟:古代举行重大仪式时敲钟。
  • 元会:元日的大会。
  • 晃朗: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多以歌颂盛世和表达忠诚为主。这首诗是在特定的节日背景下创作的,旨在赞美当时的社会安定和政治清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唐代某个三元节日创作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安定和政治清明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元节日的祥和景象,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安定和繁荣。诗中“五侯皆辑瑞,四海尽占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贵族和百姓共同享受节日的喜庆氛围。而“圣政乾行内,群生寿域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和谐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开阔,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运历三元正,升平及古同。——节日运转正常,社会安定与古代相同。
  2. 五侯皆辑瑞,四海尽占风。——贵族都聚集吉祥,全国都受到风气的熏陶。
  3. 圣政乾行内,群生寿域中。——圣明的政治在国家内部顺利推行,百姓生活在长寿的领域中。
  4. 撞钟元会罢,晃朗日升东。——元日的大会结束后,明亮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运历三元正,升平及古同”和“五侯皆辑瑞,四海尽占风”。
  • 比喻:“五侯皆辑瑞”比喻贵族聚集吉祥,“四海尽占风”比喻全国受到风气的熏陶。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唐代社会的安定和繁荣,以及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和谐的向往。通过描绘节日的祥和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元正:节日的祥和。
  • 五侯:贵族的聚集。
  • 四海:全国的繁荣。
  • 圣政:政治的清明。
  • 群生:百姓的幸福。
  • 撞钟:节日的喜庆。
  • 晃朗日:光明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侯皆辑瑞”中的“五侯”指的是什么? A. 五位贵族 B. 五位官员 C. 五位文人
  2. 诗中“四海尽占风”中的“四海”指的是什么? A. 四个海洋 B. 全国 C. 四个方向
  3. 诗中“圣政乾行内”中的“圣政”指的是什么? A. 圣人的政治 B. 圣明的政治 C. 神圣的政治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和繁荣的向往。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和繁荣的向往,但徐铉的诗更加庄重和正式,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深情和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徐铉诗集》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

相关查询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初献升降用《肃安》。 赵待制挽词 德州仓厅与陈深渊先生夜话 谢师恩 送提点少卿丈还鄱阳 对雪柬沈山人懋学三首 其三 举第三孙酬韩煦仲诗扇金麟步元韵 晓发北津将过庆宁会郑方斋通守 郴江百咏并序·露仙观 送邹尚宾作宰于饶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吊民伐罪 涍泉 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一语中的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问 疋字旁的字 你敦 干字旁的字 绵延不绝 且…且… 护失 鼠字旁的字 寸地尺天 有增无损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