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4:10
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
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
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罏。
到此忽终日,浮生一事无。
我走到禅榻旁,凉风逼近蒲团。
花雨在屋檐下纷乱,茶烟在竹下孤独。
闲暇时携带画卷,静坐对着香罐。
来到这里忽然一天就过去,浮生中一切事务都无关紧要。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一种禅宗文化的体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浮生”一词则常见于古代文学中,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才华横溢,被誉为“苏东坡”。他在政治上多次遭受贬谪,但依然保持豁达的心态,创作了大量诗文。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是苏轼在闲暇时写的作品,描绘了他在雨中静坐于天竺寺的心境,反映了他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诗的开头,以“步来禅榻畔”入手,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凉气逼团蒲”,则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增强了读者对这个场景的感知。
“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花雨的纷乱与茶烟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复杂与深邃。此时的他,虽身处纷乱的自然之中,却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接下来的“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罏”,诗人用“画卷”和“香罏”这两个意象,传达出他在闲暇中追求艺术与宁静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到此忽终日,浮生一事无”则是诗人的哲学思考,人生如浮云,万事皆无常,唯有此时此刻的宁静是值得珍惜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感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在繁忙与纷扰的生活中,内心的宁静与对当下的珍惜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诗中“凉气逼团蒲”中的“凉气”表示什么?
诗人提到的“浮生”是指什么?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