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2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27:55
岁岁开园成故事,
年年行乐不辜春。
今年太守忧难继,
慈爱聪明惠利人。
每年春天,我们在园中欢聚,留下了许多故事;年年享受春光,心中不负这美好的季节。今年的太守却忧愁于难以继任,他慈爱聪明,关心百姓,带来福祉。
“太守”在古代是地方政府的官员,通常负责治理地方事务。苏轼在此提及的“太守”可能暗指某个具体的人物,反映出他对地方官员应有的责任感和对百姓的关怀。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体现了苏轼对时局的关心。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均有极高成就,风格豪放,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为题材。
这首诗写于苏轼担任密州太守期间,反映了他在春日中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思考。此时正值宋仁宗年间,国家相对稳定,但地方治理中仍存在一些难题。
这首诗以春天的园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通过“岁岁开园成故事”这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仿佛每一个春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承载着过去的回忆。而“年年行乐不辜春”则强调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重要性,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要抓住春天的美好时光。
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转向对太守的关心,表达了对地方治理的忧虑。“今年太守忧难继”揭示了官员的责任与压力,同时也映射出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表现出对太守的同情与敬意,认为一个好的官员应具备“慈爱聪明”的品质,能够真正为人民带来福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生活感悟,又不乏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轼作为仁者的宽广胸怀。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深切关注。诗人既享受生活的乐趣,又不忘社会责任,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家国情怀。
诗中提到的“太守”主要指什么?
A. 地方官员
B. 皇帝
C. 士人
D. 商人
诗句“慈爱聪明惠利人”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太守的无能
B. 太守的责任感
C. 太守的权力
D. 太守的私利
诗中“岁岁开园”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怀旧
D. 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