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07
鸟噪猿呼昼闭门,
寂寥谁识古皇尊。
青牛久已辞辕轭,
白鹤时来访子孙。
山近朔风吹积雪,
天寒落日淡孤村。
道人应怪游人众,
汲尽阶前井水浑。
鸟儿叫,猿猴啼,白天关上门,
寂寥中谁能理解古代的皇权。
青牛早已离开了车辕,
白鹤偶尔来探望后代子孙。
山近处北风吹来,积雪纷飞,
天寒日暮,孤村显得淡淡的。
道人可能会怪游人太多,
把阶前的井水汲得混浊。
诗中提到的青牛和白鹤均为古代神话中的灵兽,常与神仙相关,青牛代表着离开尘世的超脱,而白鹤则象征着长寿与仙人的光临。这些意象反映了作者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魄,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起伏,晚年时更是寄情于山水之间,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篇。
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他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挫折后,倾心于山水之游,感受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这首诗记录了他游览清平镇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思索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历史的回顾。开头两句“鸟噪猿呼昼闭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却又显得孤寂的自然画面。诗人虽然身处于喧闹的自然环境中,却选择了关上门,表示内心的隐逸与思索。接着“寂寥谁识古皇尊”,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古代的权威与现代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青牛和白鹤的出现,暗示了作者对超脱的渴望,想要逃离世俗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
后半部分提到的“山近朔风吹积雪”则描绘出严冬的寒冷,增强了孤独的氛围。最后两句“道人应怪游人众,汲尽阶前井水浑”,则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道人不满游人太多的想象,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破坏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反思、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深刻体悟。通过对比古今,反映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渴望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中提到的“青牛”象征什么?
诗人为什么选择“昼闭门”?
“道人应怪游人众”中的“游人”指的是?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描绘自然时的独特视角和情感,反映了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