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28
过石壁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两峰夹天高,一水绕山麓。
鸟道盘山腰,下临千仞谷。
仰视寸草青,千章罗巨木。
转峡泻哀湍,惊雷裂坤轴。
日月所隐庇,光景不到目。
道险当舍车,重趼摩两足。
不知谁凿空,穿穴入山腹。
平生蜀道难,耳目闻见熟。
兹山亦尤物,初未挂史牍。
了知天宇间,万险自重复。
穷人重锱铢,凌冒取危辱。
岁晏霜雪多,归途戒当速。
这首诗描绘了险峻的山峰和蜿蜒的水流,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两座高峰夹住天空,一条河流环绕着山脚。鸟道在山腰盘旋,俯瞰着千丈深谷。抬头仰望,草木青翠,巨木参天。山谷中溪流急促而下,仿佛雷声震裂了大地。日月的光辉隐蔽在高处,光景无法照射到眼前。道路险峻,必须舍弃车辆,双脚艰难地摩挲着石路。不知是谁开凿了这条隧道,穿越了山的内部。平生走过的蜀道艰难,耳闻目睹都已熟悉。如今这座山也是个美丽的地方,初次未曾见于史书。了解到天宇之间,万般险阻总是重复。穷人看重锱铢之利,冒险去争取羞辱。到了岁末,霜雪增多,归途要快些。
作者介绍:周紫芝,字仲明,号紫芝,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周紫芝游历蜀地期间,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与艰险,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
《过石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山水诗,诗中通过对险峻山壁、蜿蜒溪流、苍翠森林的细致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思考。开篇两峰夹天高、流水环绕山麓,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自然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高山之中。鸟道、千仞谷的描写则加深了险峻感,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险恶。
诗中对草木的仰视与山中溪流的急促流淌,隐喻了生命的渺小与自然的力量,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敬畏。结尾处提到穷人重视每一分财物,反映了社会底层人们的生存困境,以及在艰难环境中不懈追求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借景抒情,发人深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过石壁》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蜀道”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用来形容山的词汇有哪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