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5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59:02
夏热叹
作者:周紫芝
祝融当权不可夺,
海水欲沸山欲裂。
黄头父老见事多,
谓有此身无此热。
老人何得怨天公,
山堂日日多南风。
乌纱攲帽剪云叶,
白鬓吹雪飞蓬松。
已挹蔗浆浇热恼,
更注井花回睡容。
人生如此亦不恶,
饱食安坐初何功。
蒙尘况驻奉天辇,
避暑望幸骊山宫。
蕃兵入汉作巢窟,
战骑横戈岁驰突。
旌旗耀日红蔽天,
铁甲烘云气销骨。
安得壮士如恶来,
上诉帝阍关钥开。
尽泻天河作飞雨,
四海八方无一埃。
秋禾不槁敌不来,
我亦高枕喧春雷。
祝融掌控着炎热的天气,无法被夺走,海水似乎要沸腾,山也要裂开。村里的老人见多识广,他们说有这个身体却没有这般酷热。老人们为何要怨天公呢,山间的堂屋日日都刮着南风。乌纱帽歪斜,像是剪了云叶,白发如飞雪般蓬松。已经喝了甘蔗汁来解热,还要在井水花旁恢复睡意。人生如此也并非太坏,饱食安坐最初并无什么功劳。蒙尘的我又在奉天辇上停留,避暑希望能去骊山宫。蛮兵进入汉地如同巢穴,战马横戈,岁月急速流逝。旌旗在阳光下耀眼,红色遮蔽天空,铁甲烘烤得让人骨头发软。怎能得到壮士如恶来,向皇上请愿打开宫门?如果能倾泻天河变成飞雨,四海八方都不会有一丝尘埃。秋禾若不枯萎,敌人也不会来临,我也能高枕无忧,听着春雷。
作者介绍
周紫芝(约1080年-约1150年),字景行,号逸人,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写诗和词。其作品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夏热叹》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天气炎热,诗人借助对酷暑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局的忧虑。
《夏热叹》以酷暑为背景,表面上是对高温的叹息,实际上蕴含着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观察。诗中通过描绘酷热环境,表现人们对自然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以“祝融当权不可夺”揭示了炎热的不可抗拒,接着通过老人们的言论,反映出人们对身体和环境的感受,体现了人们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接受。
诗人在描绘酷热时,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海水欲沸”“山欲裂”,这些生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炎热的逼近。接着,诗人转向了人生的哲学思考,提出“人生如此亦不恶”,让人反思生活的意义。在表达对时局的忧虑时,诗人提到了外族入侵的危险,表现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对社会的敏锐观察。诗中所表现的无奈与安然,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深刻而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酷热的无奈、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夏热叹》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祝融”象征什么?
诗中“安得壮士如恶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夏热叹》的诗意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