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5:25
宿沈彬进士书院
作者: 齐己 〔唐代〕
相期只为话篇章,
踏雪曾来宿此房。
喧滑尽消城漏滴,
窗扉初掩岳茶香。
旧山春暖生薇蕨,
大国尘昏惧杀伤。
应有太平时节在,
寒宵未卧共思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在书院谈论诗文的情景。在雪中踏来此地,曾在此留宿。喧闹的城市声响渐渐消失,窗扉关闭,隐约传来岳山的茶香。旧时的山峦在春暖时节生长着蕨菜,然而大国的纷争与战乱让人心生畏惧。希望未来能够迎来太平的日子,夜晚寒冷未眠,思索着这些。
齐己,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779年,卒年不详,字景行,号齐己,出身于繁华的长安。齐己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多为咏物抒怀的作品。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在书院中与友人共度寒夜,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和平的渴望。诗歌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思考,也渗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安静的书院为背景,描绘了在雪夜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开头两句通过“相期”与“踏雪”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期待与回忆,营造出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随着诗句的展开,喧闹的城市声渐渐隐去,窗外的茶香弥漫,仿佛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舒适。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对国家局势的反思,诗人用“旧山春暖生薇蕨”与“大国尘昏惧杀伤”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最后两句“应有太平时节在,寒宵未卧共思量”更是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太平日子的期待以及对现实的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和平与宁静的追求,结合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中的“相期”指的是:
A. 约定
B. 失约
C. 遇见
D. 讨论
“踏雪曾来宿此房”中的“踏雪”表示:
A. 走过雪地
B. 雪下的声音
C. 冬天的寒冷
D. 诗人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大国尘昏”意指:
A. 大国的繁荣
B. 大国的战争与动乱
C. 大国的和平
D. 大国的消亡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