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5:37
原文展示:
感遇二十五首 其四 张耒 〔宋代〕
世无英霸器,俚叟诵诗书。 不能静丘民,安用称唐虞。 堂堂赞皇公,龙变谁可拘。 邂逅逢可人,奋身为谋谟。 草书救深州,元翼终就屠。 谁能叱邸吏,奸将立改图。 天方去大和,拔公去其都。 十年奇才论,独智羞群愚。
白话文翻译:
世上没有英勇霸气的器物,只有乡间老者诵读诗书。 不能使山野之民安定,又怎能自称是唐虞盛世。 堂堂正正的赞皇公,其变化莫测谁能限制。 偶然遇到值得信赖的人,便奋不顾身为之谋划。 用草书救深州,元翼最终被屠杀。 谁能呵斥府邸的官吏,使奸诈的将领立即改变图谋。 天命正远离大和,将公卿从都城拔除。 十年来奇才的议论,独到的智慧使群愚感到羞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张耒《感遇二十五首》中的第四首,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张耒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英霸器、唐虞盛世、赞皇公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英霸器、唐虞盛世、赞皇公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诗中“世无英霸器,俚叟诵诗书”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缺乏英勇霸气人才的失望。“不能静丘民,安用称唐虞”则进一步指出,如果不能使山野之民安定,又怎能自称是唐尧虞舜那样的盛世。后文通过对赞皇公、可人、草书救深州等具体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时局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英霸器、唐虞盛世、赞皇公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诗中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时局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世无英霸器”中的“英霸器”指的是什么? A. 英勇霸气的器物 B. 英勇霸气的人才 C. 英勇霸气的武器 D. 英勇霸气的工具
诗中“不能静丘民,安用称唐虞”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唐虞盛世的向往 B. 对现实政治的失望 C. 对山野之民的同情 D. 对英勇霸气人才的渴望
诗中“堂堂赞皇公,龙变谁可拘”中的“赞皇公”指的是什么? A. 一位贤明的君主 B. 一位堂堂正正的贵族或官员 C. 一位变化莫测的将领 D. 一位英勇霸气的英雄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