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15
减字木兰花
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湖上图。
刘泾一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仲殊
凭谁的妙笔能将这幅素缣画卷横扫三百尺?天下应该没有其他画作能与之媲美。这正是钱塘湖上的美丽图景。刘泾的作品真是奇绝,云淡天高,秋夜的月亮明亮无比。即使费尽心血描绘,却也难以画出这幅美景,只能感叹。
刘泾,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独特,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融合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诗人身处这样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写下了这首描绘钱塘湖美景的作品,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减字木兰花》通过描绘钱塘湖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渴望与对美的追求。开头用“凭谁妙笔”引入,既是对画家技艺的赞叹,也是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省。接着提到的“素缣三百尺”,则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画卷的广阔与美丽,显示出湖上风景的瑰丽。
诗中“云淡天高秋夜月”的描写,描绘了清秋夜晚的宁静与优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一句“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流露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无奈与心痛,尽管内心充满热情,却感到能力的局限,无法完美重现眼前的美丽。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艺术创作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美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局限性与无奈。通过对钱塘湖美景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素缣”指什么?
A. 绢布
B. 丝绸
C. 纸张
D. 布料
“费尽丹青”中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绘画
C. 音乐
D. 雕刻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赞美与对艺术创作的无奈
C. 对历史的感慨
D. 对爱情的渴望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对,刘泾的《减字木兰花》更加强调对画面的细致描绘与内心感受,而李白则偏向于抒发豪情壮志。两者在意象的选择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