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36
豪杰相从意气中,
怜才倾倒独萧公。
后来可是无奇客,
东阁投名尚不通。
这首诗表达了豪杰们在志同道合的情谊中相聚,尤其对有才之士的倾慕,尤其是独特的萧公。然而,后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人物出现,甚至在东阁中投名也未能如愿。
刘泾,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怀、咏史见长,以其清新而深邃的诗风获得了当时文人的认可。诗歌内容常常反映其对豪杰、才子的赞美与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宋代,那一时期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盛行。诗人通过描绘豪杰的相聚与对才华的追求,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以豪杰相聚的场景开篇,展现了诗人对志趣相投之人的向往。在“豪杰相从意气中”一句中,诗人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豪杰们因为共同的理想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接着,诗人对“萧公”的赞美,显示了对才能的崇敬与渴望。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十分普遍,许多诗人都渴望能与才子佳人共度时光,共同探讨诗词与人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到失落,“后来可是无奇客”,这句话表达了对后来的豪杰的失望与无奈,似乎曾经的辉煌与理想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平庸与无趣。诗的最后一句“东阁投名尚不通”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失落,诗人在此不仅是在感叹人才难得,也隐含着对社会风气的批评,表明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真正的才子难以被认可与重视。
整首诗字简意赅,情感真挚,透过豪杰与才子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表达了对豪杰、才子的崇敬与对社会风气的失望,揭示了人才难得的社会现实,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该诗的情感基调,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提到的“豪杰”指的是?
A. 普通人
B. 有才华和气魄的人
C. 官员
“东阁投名尚不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喜悦
诗人对“萧公”的态度是?
A. 忽视
B. 崇敬与倾慕
C. 反感
答案: 1.B 2.B 3.B
以上资料可帮助更深入理解诗歌的背景与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