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三岩游》

时间: 2025-04-24 19:46:28

诗句

混成初造物,幽绝故离群。

入户清容月,分栖淡借云。

木阴阑暑气,泉滴厌秋闻。

欲索秦人记,消磨篆不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6:28

原文展示

混成初造物,幽绝故离群。
入户清容月,分栖淡借云。
木阴阑暑气,泉滴厌秋闻。
欲索秦人记,消磨篆不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的幽静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世外桃源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宇宙初生的混沌,暗示一种自然的原始状态。接着,诗人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白天月光清澈,夜间云朵轻薄,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写树荫和泉水声,营造出一种清凉的环境,令人厌倦秋天的沉闷。最后,诗人提到想要寻找古秦的记忆,却发现篆书已经模糊不清,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和记忆的惋惜。

注释

  • 混成:指宇宙初生时的一种混沌状态。
  • 幽绝:形容环境的幽静和隔绝,表示与世隔离。
  • 清容月:形容月光洁白透亮,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 分栖淡借云:意指与云朵相伴,栖息于清淡的环境中。
  • 木阴:树木的阴影,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 泉滴:泉水滴落的声音。
  • 秦人记:指古代的秦朝人所记载的事物,暗喻历史遗迹。
  • 消磨篆不文:指古文字已模糊不清,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遗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泾,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三岩游》创作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诗人可能在游历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静谧,借此表达对喧嚣世俗的逃避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三岩游》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个与世隔绝、宁静优雅的环境。诗的前两句“混成初造物,幽绝故离群”引入了自然的原始状态,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随后,诗人通过“入户清容月,分栖淡借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月光洒在大地上的美丽。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木阴阑暑气,泉滴厌秋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感觉,树荫和泉水的描写使人感到清凉舒适,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最后两句“欲索秦人记,消磨篆不文”则转入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古代文化遗失的惋惜。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记忆的珍视。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混成初造物:描绘宇宙初生的状态,传达出一种原始混沌的感觉。
  2. 幽绝故离群:强调环境的幽静和与世隔绝,暗示诗人在这里寻求内心的宁静。
  3. 入户清容月:月光透过窗户,清澈明亮,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4. 分栖淡借云:与云相伴,给人一种轻松、淡泊的感觉。
  5. 木阴阑暑气:树荫下的凉爽,表现出夏天的清凉气息。
  6. 泉滴厌秋闻:泉水滴落的声音让人厌倦秋天的沉闷,表现出对秋季气候的不满。
  7. 欲索秦人记:想要寻找古代秦朝的记忆,表现出对历史的追溯。
  8. 消磨篆不文:古文字已经模糊不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心灵的归宿,增强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水滴声被赋予情感,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 对仗:如“木阴阑暑气,泉滴厌秋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惋惜,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对历史文化遗失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混成:象征自然的原始状态,体现了自然的力量与和谐。
  • :象征宁静与纯洁,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清明。
  • :象征轻盈与自由,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木阴:象征庇护与凉爽,代表自然的安逸。
  • 泉水:象征生命与清新,体现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混成初造物”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人类文明
    • B. 自然的原始状态
    • C. 现代社会的喧嚣
  2. 诗中“入户清容月”表达了什么?

    • A. 月光的美丽
    • B. 人类的活动
    • C. 秋天的气息
  3. “欲索秦人记”中的“秦人”指代的是哪个朝代?

    • A. 汉朝
    • B. 唐朝
    • C. 秦朝

答案

  1. B. 自然的原始状态
  2. A. 月光的美丽
  3. C. 秦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自然与人生命的思考。
  • 《山中问答》王维:描绘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三岩游》对比

  • 主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对亲情的思念,而《三岩游》则强调与世隔绝的宁静。
  • 意象:李白的月光意象与刘泾的自然景色相辅相成,都是对宁静的追求,但表现方式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和《楚辞》相关研究文章

相关查询

一萼红 送吴仲怿布政量移畿辅 一萼红 一萼红五首 其五 一萼红五首 其四 桃花夫人庙 一萼红五首 其三 一萼红 咏纸媒 一萼红·题三峡放舟图 一萼红 获鹿驿馆逢藏僧 一萼红 一萼红五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俯顺舆情 乚字旁的字 诬矫 诘屈謷牙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贤妙 气字旁的字 包含萼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一天一地 颜面扫地 即使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搭讪 镸字旁的字 遗臭千年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