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伤往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6 14:24:01

诗句

镜尘言苦厚,虫丝定几重。

还是临窗月,今秋迥照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4:01

原文展示:

镜尘言苦厚,虫丝定几重。还是临窗月,今秋迥照松。

白话文翻译:

镜子上的灰尘让人倍感烦恼,虫子在丝上缠绕着,不知有多少重。还是那轮明月,今秋依旧照耀着窗前的松树。

注释:

  • 镜尘:镜子上的尘土,象征内心的烦恼和忧愁。
  • 苦厚:苦涩而深厚,形容内心的痛苦沉重。
  • 虫丝:指虫子在丝绸上留下的痕迹,暗示生活中的烦扰。
  • 临窗月:窗前的明月,代表一种宁静与美好。
  • 今秋:现在的秋天,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 迥照松:明月清晰地照耀着松树,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581年),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曾任官职。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生动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伤往诗二首》是庾信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与痛苦时所作,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过往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思念和内心的苦痛。开头的“镜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烦恼,暗示着他对往昔的难以忘怀。接下来的“虫丝”则通过小细节揭示出生活中的琐碎和困扰,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尽管生活中有诸多烦恼,但最后一句“还是临窗月,今秋迥照松”带来了一丝希望和宁静,表明即使在苦闷中,依然可以找到美好与光明的存在。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在苦难与美好之间的挣扎与思索。诗中所呈现的情境,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镜尘言苦厚:镜子上的尘埃积聚,带来苦涩的感受,描绘了内心的忧伤与沉重。
  • 虫丝定几重:虫子在丝上留下的痕迹,隐喻生活中的烦恼,令人思索生活的复杂。
  • 还是临窗月:无论生活多么艰难,窗外的明月依然存在,象征着希望和宁静。
  • 今秋迥照松:明月照耀松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镜尘”比作内心的烦恼,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工整,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 拟人:月亮被赋予了情感,照耀着诗人的内心,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内心的苦闷,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烦扰,仍然可以找到宁静与希望的存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镜尘:象征内心的烦恼与痛苦。
  • 虫丝:代表生活中的琐碎和困扰。
  • 明月:象征希望与宁静。
  • 松树:象征坚韧和持久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镜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回忆
    B. 内心烦恼
    C. 自然风光
    D. 友谊

  2. 诗中“虫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中的烦扰
    C. 自然的和谐
    D. 朋友的思念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松”象征什么? A. 坚韧与持久
    B. 生命的短暂
    C. 季节的变化
    D. 忧伤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庾信的《伤往诗二首》更侧重于内心的苦闷与思索,而李白则是在面对孤独时的洒脱与豪情。二者在情感表达上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个性。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送文颖上人游天台 汴州船行赋岸傍所见 宿白马津寄寇立 春色满皇州 别庞子肃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 梦游仙赋附诗 其二 梦游仙赋附诗 其一 秦梦诗三首 其三 秦梦诗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新制度学派 药石无功 练队 三框儿的字 麥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广师求益 以宫笑角 包含省的成语 反犬旁的字 把牢 郎选 虚誉欺人 磁极 地老天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