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27
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
作者: 庾信 〔南北朝〕
一面还千里,相思那得论。
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思念,尽管相隔千里,心中思念之情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即使再怎么努力寻找,最终仍然无缘见面,仿佛与世隔绝,如同桃花源一般的理想境地。
庾信,南朝梁国人,字宗宪,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可能是出于庾信对友人的思念,或是对某种美好爱情的追忆。在动荡的南北朝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和聚会常常充满着无奈与惆怅,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庾信的这首《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以细腻的情感描摹了思念的苦楚。诗中“千里”与“桃花源”的对比,不仅突显了距离的遥远,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相思的无奈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一次简单的相见,也变得遥不可及。诗的开头便以“相思那得论”引出情感的核心,表达了思念之情的难以言喻。后半部分通过对“桃花源”的引用,营造出一种理想化的美好境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亲情与友情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无法相见的无奈,透过对“千里”和“桃花源”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相思那得论”是什么意思?
A. 思念的语言表达
B. 思念难以言喻
C. 思念容易表达
“桃花源”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杜甫
B. 陶渊明
C. 李白
答案:
可以将庾信的思念之情与李白的《长干行》进行对比,李白同样描绘了思念的主题,但其表现手法更为豪放,情感更加直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