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

时间: 2025-04-26 21:40:27

诗句

一面还千里,相思那得论。

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27

原文展示

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
作者: 庾信 〔南北朝〕

一面还千里,相思那得论。
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思念,尽管相隔千里,心中思念之情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即使再怎么努力寻找,最终仍然无缘见面,仿佛与世隔绝,如同桃花源一般的理想境地。

注释

  • 一面:一次见面。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相思:思念之情。
  • :谈论,形容无法用言语表达。
  • 桃花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南朝梁国人,字宗宪,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出于庾信对友人的思念,或是对某种美好爱情的追忆。在动荡的南北朝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和聚会常常充满着无奈与惆怅,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诗歌鉴赏

庾信的这首《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以细腻的情感描摹了思念的苦楚。诗中“千里”与“桃花源”的对比,不仅突显了距离的遥远,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相思的无奈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一次简单的相见,也变得遥不可及。诗的开头便以“相思那得论”引出情感的核心,表达了思念之情的难以言喻。后半部分通过对“桃花源”的引用,营造出一种理想化的美好境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亲情与友情的渴望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面还千里”:一次见面却是千里之遥,形象地表达了相隔的遥远。
  2. “相思那得论”:思念之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突出了思念的深切和难以言说。
  3. “更寻终不见”:即使再怎么寻找,仍旧无法见面,表现出一种无奈。
  4. “无异桃花源”:与桃花源的美好理想相对比,强调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的桃花源比作无法实现的美好。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无法相见的无奈,透过对“千里”和“桃花源”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里:象征距离与思念的深度。
  • 桃花源:象征理想的归宿与幸福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相思那得论”是什么意思? A. 思念的语言表达
    B. 思念难以言喻
    C. 思念容易表达

  2. “桃花源”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杜甫
    B. 陶渊明
    C. 李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可以将庾信的思念之情与李白的《长干行》进行对比,李白同样描绘了思念的主题,但其表现手法更为豪放,情感更加直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选》
  • 《陶渊明全集》
  • 《南北朝文学史》

相关查询

书感 过定远 当阳寺 读汉武本纪 游茶园山 秋夜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 其十三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十四首奉寄 为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惊耸 韋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穷家薄业 秋水芙蓉 包含均的成语 鬲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神术妙计 燕子衔食 省释 包含岔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升迁荣辱 英勇善战 公私猬集 地方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