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沙路曲》

时间: 2025-05-02 06:57:53

诗句

柳脸半眠丞相树,珮马钉铃踏沙路。

断烬遗香袅翠烟,

烛骑啼乌上天去。

帝家玉龙开九关,帝前动笏移南山。

独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红屈盘。

沙路归来闻好语,

旱火不光天下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7:53

原文展示:

《沙路曲》
作者:李贺 〔唐代〕

柳脸半眠丞相树,
珮马钉铃踏沙路。
断烬遗香袅翠烟,
烛骑啼乌上天去。
帝家玉龙开九关,
帝前动笏移南山。
独垂重印押千官,
金窠篆字红屈盘。
沙路归来闻好语,
旱火不光天下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在丞相树下,柳树的脸庞似在半睡,马上的铃铛在沙路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残留的香火和袅袅的青烟飘散在空中,骑着烛光的乌鸦飞向天际。帝王的玉龙开启了九道关卡,皇帝面前的官员们正在调动政令,仿佛要把南山也挪动过去。诗人独自悬挂重印,接待千官,金色的书写在红色的卷轴上盘旋。走在归来的沙路上,听到传来的好消息,虽然干旱的火焰不能照亮大地,但天空却似乎要下雨了。


注释:

  • 丞相树:象征权力的树,丞相是古代最高的官职之一。
  • 珮马钉铃:佩戴着铃铛的马,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仪式感。
  • 断烬遗香:残留的香火,表示祭祀或祈祷的气氛。
  • 烛骑:烛光照亮的骑士,象征光明和希望。
  • 玉龙开九关:象征国家的安宁与繁荣,九关指的是九道关卡。
  • 动笏:调动政令的意思。
  • 金窠篆字:金色的篆字,代表官员的权威与地位。
  • 沙路归来:归途的感受,带有一种思乡情怀。

典故解析:

此诗涉及的典故较少,但通过“帝家玉龙”、“九关”等词语,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权力中心与治理之道。李贺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权力、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奇特的想象、浓郁的情感和独特的语言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多变,常带有神秘色彩。

创作背景:李贺生活在唐代盛世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他的诗歌多反映对权力、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此诗创作背景可能源于他对官场及其背后隐秘生活的观察与感受。


诗歌鉴赏:

《沙路曲》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诗作,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权力与自然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在第一联中,柳树与丞相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似乎暗示着权力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诗句的推进,烛骑与啼乌的意象,则给人以光明与希望的感觉,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皇权与官僚制度的描绘,通过“玉龙开九关”和“动笏移南山”,李贺对皇权的运作与官僚体系的描绘,显示出他对社会政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此外,最后一句“旱火不光天下雨”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尽管现实中有各种困难,但仍期待着光明的到来。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李贺对光明与黑暗、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脸半眠丞相树: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像是睡着的模样,丞相树则是权力的象征,形成一种静谧的画面。
  • 珮马钉铃踏沙路:佩戴铃铛的马儿在沙路上行走,铃声清脆,象征着一种仪式感与庄重。
  • 断烬遗香袅翠烟:残余的香火和青烟缭绕,暗示着祭祀的痕迹与对神灵的敬畏。
  • 烛骑啼乌上天去:烛光照耀着骑士,乌鸦啼叫,象征着希望与前行的力量。
  • 帝家玉龙开九关:帝王之家的权力象征,开启九道关卡,代表着国家的安宁。
  • 帝前动笏移南山:皇帝面前的权力运作,暗示着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 独垂重印押千官:诗人独自应对千官,展现出对权力的反思。
  • 金窠篆字红屈盘:金色篆字在红色卷轴上,象征着权威与地位的结合。
  • 沙路归来闻好语:归途上的感受,带有一丝期盼。
  • 旱火不光天下雨:尽管现实中有干旱的困扰,仍期待着雨水的降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脸”比作人的脸,传达出一种灵动的感觉。
  • 拟人:柳树似乎在半睡,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官场的景象,表现了对权力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李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生命。
  • 丞相树:权力的象征。
  • :清脆的声音,象征仪式感。
  • 香火:祭祀的痕迹,象征敬畏与追忆。
  • 烛光:光明与希望的象征。
  • 玉龙:皇权的象征。
  • 沙路:归途与人生旅程的象征。
  • 旱火:现实的困扰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沙路曲》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贺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丞相树”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权力
    • C. 生命
    • D. 友谊
  3. “沙路归来闻好语”中的“好语”指的是什么?

    • A. 消极的消息
    • B. 积极的消息
    • C. 小说的情节
    • D. 历史的记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李贺的《沙路曲》和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景象,但李贺更关注于权力与自然的交融,而杜甫则侧重于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遭遇,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李贺及其作品的背景与风格。

相关查询

中秋月二首·其二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剪彩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空妙手 往渚还汀 長字旁的字 师号 包字头的字 骨瘦形销 目字旁的字 破头烂额 光合作用 干涉现象 卜字旁的字 海洋生物 整年累月 首结尾的成语 革字旁的字 斗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