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八月》

时间: 2025-04-27 02:27:23

诗句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檐外月光吐,帘中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7:23

原文展示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八月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檐外月光吐,帘中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女子在漫漫长夜中的苦闷与思念。她怨恨漫长的夜晚,独自一人做梦回到家中。屋檐旁的虫子在编织丝线,灯光下花朵垂下枝头。屋檐外的月光洒下,窗帘中的树影显得斜斜的。轻柔的露珠飞舞着装点着池塘中的荷花。

注释

  • 孀妾:指失去丈夫的女子,这里形容女子的孤独与怨恨。
  • 怨长夜:对漫长夜晚的怨恨,表达内心的孤寂。
  • 虫缉丝:描绘虫子在夜里安静地缝织丝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月光吐:形容月光洒落,生动形象。
  • 悠悠飞露姿:描述露珠轻盈的姿态,增添了诗的动感。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其中的意象如“月光”、“荷花”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代表思乡、孤独等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李贺的诗歌富有幻想色彩,常用奇特的意象和浓烈的情感表达个人的孤独和不满。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孤独夜晚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贺的《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八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女人在漫漫长夜中的思念与怨愤。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情感:孀妾的孤寂与长夜的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虫声与灯下花影交织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细腻的情感,表现了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无奈。尤其是“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象征着女性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孀妾怨长夜:表现了女子对孤独长夜的怨恨,渴望有人陪伴。
  2. 独客梦归家:独自一人,梦中归家,表达了她对家庭的思念。
  3. 傍檐虫缉丝:细致描绘夜晚虫鸣,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
  4. 向壁灯垂花:灯下花影,似在诉说着她的孤独与思念。
  5. 檐外月光吐:月光如水,洒落一地,增强了孤独感。
  6. 帘中树影斜:树影斜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7. 悠悠飞露姿:露珠轻盈飞舞,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8. 点缀池中荷:池中荷花,映衬出女子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水,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虫子“缉丝”,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动作,生动有趣。
  • 对照:夜晚的孤独与梦中的归家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孤独、思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性深处的脆弱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夜:象征孤独、压抑。
  • 虫声:暗喻时间的流逝,也带来一丝安慰。
  • 月光:象征思念与希望,映射出内心的情感。
  • 荷花:象征纯洁、美好,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孀妾”指的是: A. 失去丈夫的女子
    B. 年轻女子
    C. 有孩子的母亲
    D. 寡妇

  2. 诗中提到的“虫缉丝”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人类的孤独
    C. 生命的短暂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贺的孤独与思念在王维的《鸟鸣涧》中也有表现,王维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一种宁静的孤独,而李贺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突出女性的内心挣扎。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诗的丰富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选》
  • 《唐代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春游 鹧鸪天 水仙词 鹧鸪天 鹧鸪天 雪樵过访,赋此以赠 鹧鸪天 次韵和尹默偶成 鹧鸪天 饯丛碧丈 丙辰中秋闻震警 鹧鸪天 其六 鬻画 鹧鸪天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包含唐的成语 回授 飞土逐宍 包含巍的词语有哪些 惊心吊魄 祇树有缘 見字旁的字 剖析 隔子 云合影从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面字旁的字 多情多感 千夫所指,无病自死 包含栗的成语 纤腰楚楚 火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