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2:41
李贺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原文如下:
帝重光,年重时,
七十二候回环推,
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
王母移桃献天子,
羲氏和氏迂龙辔。
帝王的光辉再次照耀,岁月又是一轮。
七十二候的气候变化循环不息,
天官的玉管在空中轻轻飘飞。
今年为何如此漫长,明年又为何显得迟缓?
王母把仙桃移送,献给天子,
羲氏的和氏把龙辔悠然驾驭。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推崇。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浓烈的情感,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创作于唐代,正值李贺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诗中通过描绘岁月的流转和王母献桃的神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李贺的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时间的哲学思考与神话元素。诗的开头“帝重光,年重时”便引入了时间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对岁月流转的感悟。接下来的“七十二候回环推”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强调生命与时光的无常。
“天官玉琯灰剩飞”一句,意象丰富,仿佛在描绘天上的神仙官员们的轻盈飞舞,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李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渗透出一种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今岁何长来岁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叹。时间的长短在诗人的眼中变得模糊而抽象,反映出他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而“王母移桃献天子”,则通过神话传说引入了长生与幸福的主题,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节奏和韵律上都极具美感,李贺通过对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在意象和情感上得到了升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时间和生命的流逝展开,表达了人们对长生与幸福的美好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无情的感慨。李贺以神话为载体,深入探讨了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反映了古代人对于自然、时间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李贺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王母移桃献天子”中的王母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候”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贺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时间的感慨,但前者更多地融入了神话元素,而后者则关注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