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真娘墓》

时间: 2025-07-27 23:30:20

诗句

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

愁态自随风烛灭,

爱心难逐雨花轻。

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

还似钱塘苏小小,只应回首是卿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0:20

原文展示:

一株繁艳春城尽,
双树慈门忍草生。
愁态自随风烛灭,
爱心难逐雨花轻。
黛消波月空蟾影,
歌息梁尘有梵声。
还似钱塘苏小小,
只应回首是卿卿。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一种愁苦和怀念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爱恋的追忆。春日渐去,繁花似锦的春城已无,慈门双树在风中无奈地生出杂草。愁绪随着生命的烛火渐渐熄灭,而对爱的执着却难以随着春雨的轻柔而消散。月光下,波澜不惊,影子孤独如蟾蜍,歌声在寂静的梁间回荡,似乎带来了佛音。最后,诗人回忆起钱塘的苏小小,心中只有对她的无限思念。

注释:

  • 繁艳:形容花色鲜艳、繁盛。
  • 慈门:指慈悲的门,可能是象征佛教的慈悲。
  • 愁态:忧愁的状态。
  • 风烛灭:比喻生命的脆弱,像风中的烛火一样易灭。
  • 卿卿:这里指代亲密的爱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绅,生于唐代,因其诗作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李绅对往昔爱情的追忆之际,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唐代人对爱与失落的共同感受。

诗歌鉴赏:

《真娘墓》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一个关于爱与失落的故事。开头两句描绘春城的繁华与美丽,但随着春天的消逝,花朵凋零,留下的只有愁苦。诗人在此处以自然的变化映射自身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接下来的几句则加深了这种情感,愁绪如烛光般逐渐熄灭,但对爱的执念却难以放下,象征着爱情的脆弱和持久的痛苦。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月光与蟾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空灵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爱。最后一句将思绪引向了苏小小,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忆,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株繁艳春城尽:描绘春天的繁华已经结束,表明一种失落感。
    2. 双树慈门忍草生:慈门的双树旁却长出了杂草,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悲凉。
    3. 愁态自随风烛灭:愁苦的状态如烛火般随风而灭,暗示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4. 爱心难逐雨花轻:对爱的执着如同雨中轻盈的花儿,难以舍去。
    5. 黛消波月空蟾影:月光下的波纹与蟾蜍影子,给人以孤独的感觉。
    6. 歌息梁尘有梵声:歌声停息,唯余梵音,增添了静谧的情感。
    7. 还似钱塘苏小小:回忆起钱塘的苏小小,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怀念。
    8. 只应回首是卿卿:唯有回首,心中仍是对她的思念。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风烛灭”),对比(春城繁华与愁苦),以及意象的交织(如月、蟾影)等修辞手法,展现出深刻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爱与失落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爱情的怀念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春城:象征生命的繁华与美好。
  • 双树:象征稳固与陪伴,却又表现出衰败。
  • 风烛:比喻生命的脆弱。
  • 蟾影: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真娘墓》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苏小小”是谁的象征? a) 一位历史人物
    b) 诗人的爱人
    c) 自然的象征

  3. 诗中“风烛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繁华的结束
    c) 爱情的永恒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李绅的《真娘墓》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都反映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通过历史故事展现爱情的悲剧性。两者都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来传达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包含勃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淋漓透彻 長字旁的字 谠言 舌字旁的字 不卑不亢 美景良辰 包含诚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游结尾的成语 神逝魄夺 拘领 设伏 告俘 补苴罅漏 建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