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3:35
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
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
独歌还太息,幽感见馀声。
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
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
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
在炎热的三伏天,我在孤城中度过漫长的白昼。
靠着这宁静的庭院夜晚,月光清冷而明亮。
我独自唱歌,时而叹息,幽幽的情感在心中回荡。
江边的鹤时而鸣叫,山深处的猿猴频频作声。
我在此息心静思,观察内心的欲望,抛弃世俗的知识,回归本真。
到了五十岁,已明白了天命,觉得自己终于明白了这一生的意义。
张说,唐代诗人,字子明,号双溪,生于公元663年,卒于公元730年,曾任职于朝廷,后退居田园,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岳州夜坐》创作于诗人晚年,身处炎热的夏季,他在静谧的夜晚独自坐在庭院中,感受到孤独与内心的宁静。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岳州夜坐》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夜晚的孤独与思考。首联通过“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描绘出酷热的夏天和诗人独自一人的孤独感,带有一种无奈的情绪。接下来的“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则转向宁静的夜晚,月光的清冷与庭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安静的美感。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歌唱,既有欢乐的成分,也隐含着一丝惆怅,表现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诗中“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声音,令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宁静的夜色之中,感受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孤独。最后两句“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反思自己的内心,抛弃世俗的欲望与知识,回归自然与本真,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夜晚的独坐,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实现了在孤独中寻求自我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主题。
诗人在哪个季节写了《岳州夜坐》?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息心观有欲”是什么意思?
a) 放下欲望,追求知识
b) 观察内心的欲望
c) 寻求财富与名利
d) 享受生活的乐趣
《岳州夜坐》和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思考,但《岳州夜坐》更多地体现了孤独感,而《鹿柴》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