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3:21
原文展示: 读秦纪二首 其一 张耒 〔宋代〕
烹灭群雄力未疲,赭山射海奋馀威。 谁知传与痴儿子,祇得阿房似旧时。
白话文翻译: 秦国消灭了众多诸侯国,力量尚未衰竭, 凭借余威,赭山射海,气势如虹。 谁料想,这强大的帝国传给了愚笨的儿子, 最终只留下了阿房宫,依旧如昔。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作者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回顾,隐喻了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担忧,以及对历史循环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秦朝历史的简练叙述,展现了秦朝由盛转衰的悲剧。首句“烹灭群雄力未疲”,描绘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强大力量,但紧接着的“赭山射海奋馀威”则暗示了这种力量的暴虐和不可持续。后两句“谁知传与痴儿子,祇得阿房似旧时”,则深刻揭示了秦朝因继承人无能而迅速衰败的命运,以及历史循环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循环的无奈和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痴儿子”指的是谁? A. 秦始皇 B. 秦二世胡亥 C. 秦三世子婴 D. 秦穆公 答案:B
诗中的“赭山射海”象征什么? A. 秦朝的暴政和远大志向 B. 秦朝的和平与繁荣 C. 秦朝的文化成就 D. 秦朝的军事扩张 答案:A
诗中的“阿房”象征什么? A. 秦朝的辉煌 B. 秦朝的衰败 C. 秦朝的文化 D. 秦朝的军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