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 浣花池》

时间: 2025-05-22 13:33:47

诗句

寒绿一方秋净,年年无限流香。

菱花曾见洗残妆。

肠断千丝越网。

不信吴宫是沼,分明对此茫茫。

金烟珠粉总凄凉。

玉甃依然月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3:33:47

原文展示:

寒绿一方秋净,年年无限流香。
菱花曾见洗残妆。肠断千丝越网。
不信吴宫是沼,分明对此茫茫。
金烟珠粉总凄凉。玉甃依然月样。

白话文翻译:

这片寒绿在秋天显得清爽,每年都有无尽的芬芳流散。
菱花曾在水中洗去残妆,令人心碎的千丝万缕如同网般交错。
不相信吴宫真是沼泽,眼前的景象显得如此辽阔茫茫。
金色的烟雾和珠粉都显得凄凉,玉石铺就的岸边仍如明月般清晰。

注释:

  • 寒绿:指清冷的绿色,形容秋天的景象。
  • 流香:花香飘散。
  • 菱花:水中生长的菱角花,常被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肠断:形容内心的悲痛。
  • 吴宫:指古代吴国的宫殿,象征繁华。
  • 茫茫:形容空间广阔且无边无际。
  • 金烟珠粉:形容奢华的装饰,但此处用来暗示凄凉的气氛。
  • 玉甃:指用玉石铺成的地面,象征高贵的环境。

典故解析:

  • 吴宫:吴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以文化和繁华著称。诗中提及吴宫,暗示着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凄凉的对比。
  • 菱花:在古诗中常作为美的象征,代表着女子的妆容和青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40年—1710年),字曼卿,号澄湖,晚号白云山人,清代诗人,生活在清初的动荡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深受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西江月·浣花池》创作于郑文焯生活的清代初期,那个时代正经历着政治与文化的变革,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织。

诗歌鉴赏:

《西江月·浣花池》是一首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秋日的清冷与菱花的美丽,表现出诗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凄凉的感慨。开头的“寒绿一方秋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清新而宁静的秋日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一阵清风袭来,令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菱花的“洗残妆”与“肠断千丝越网”则揭示了内心的伤感,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与悲痛。

诗中提到的“吴宫”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落。“分明对此茫茫”的意象,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思与感叹。最后的金烟与玉甃再次突显了诗人的情感冲突,金色的奢华与白玉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沉浸在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氛围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绿一方秋净:描绘了秋天的清新景象,绿色的植物在寒冷的秋季显得格外纯净。
  2. 年年无限流香:每年都能闻到无尽的花香,增强了时间的流逝感。
  3. 菱花曾见洗残妆:菱花在水中,仿佛在清洗曾经的妆容,暗示美丽的逝去。
  4. 肠断千丝越网:内心的伤痛如同千丝万缕,难以解脱。
  5. 不信吴宫是沼:对过去繁华的吴宫的怀念,质疑如今的凄凉。
  6. 分明对此茫茫:即使如此,但眼前的景象依然辽阔。
  7. 金烟珠粉总凄凉:奢华背后的凄凉感。
  8. 玉甃依然月样:玉石的光泽如同月光,依旧清澈而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菱花比作女子的妆容,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诗中对偶句形式流畅,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菱花的洗妆意象,使植物也具有人性。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对过往繁华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绿:象征清冷、纯净的秋季。
  • 菱花:美丽的象征,代表青春与美好。
  • 吴宫:象征繁华与历史的回忆。
  • 金烟珠粉:奢华与凄凉的对比,暗示内心的复杂情感。
  • 玉甃:高贵而清澈的象征,展现了对美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宫”象征着什么? A. 贫困 B. 繁华 C. 战争

  2. “寒绿一方秋净”中“寒绿”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3. 诗中“菱花曾见洗残妆”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怀念 C. 愤怒

答案:

  1. B. 繁华
  2. C. 秋季
  3.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郑文焯的《西江月·浣花池》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郑文焯更强调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个人的情感细腻与柔美,反映出女性特有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史》
  • 《郑文焯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旧游 次鹣庵立夏怀人韵 忆旧游寄致仕了倩寺丞 忆旧游 罢戍归京寄二广 忆旧游 白莲 忆旧游 闻石公自贵阳至,因寄 忆旧游·又题茂苑从游图 忆旧游 忆旧游 赠赵仲韬 忆旧游 其二 忆旧游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痔瘘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痛心入骨 示字旁的字 不越雷池一步 目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鬣葵 宋女 遘恶 比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包含偶的词语有哪些 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万代之业 乱世凶年 脚钱 狡焉思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