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3:4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3:47:35
桥映家家柳,泾通处处莲。
海山微出地,湖水远同天。
草没潮泥上,沙明蟹火然。
应随白太守,十只洞庭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美丽的水乡景象:桥梁映照着每家的柳树,泾河流通的地方到处开满了莲花。海和山微微地露出地平线,湖水远远地与天空相接。草丛被潮水淹没在泥土上,沙滩上蟹子在火光中闪烁。诗人应该跟随白太守,乘坐十只洞庭船去游玩。
作者介绍:王禹称(约1040-1090),字子明,号山农,宋代诗人,官至礼部侍郎。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写山水风光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寄情于自然、追忆旧游之时,表现了他对水乡美景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白太守可能是其友人,诗人渴望与其再次游览曾经的美丽景点。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水乡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乡愁的深切思考。开头两句“桥映家家柳,泾通处处莲”通过对桥、柳、莲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和谐美丽的水乡画面,隐喻着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接着“海山微出地,湖水远同天”则通过远近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浩瀚与宁静,给人以深远的遐想。
后面的“草没潮泥上,沙明蟹火然”则将景物的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水乡特有的生机与活力,蟹子在晚霞下的闪烁,仿佛是生活中的乐趣与希望。最后一句“应随白太守,十只洞庭船”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向往,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与友人共游的期盼。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流畅的句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又自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水乡美景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泾通”主要指什么?
A. 河流
B. 柳树
C. 莲花
D. 山
“草没潮泥上”意指什么?
A. 草被淹没
B. 草丰茂
C. 草被风刮倒
D. 草长得很好
诗人希望与谁一起乘船游玩?
A. 自己
B. 白太守
C. 家人
D.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