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41
忆旧游·又题茂苑从游图
作者: 杨葆光〔清代〕
记山横浅黛,水飏轻波,人泊兰桡。
万古伤心事,把枯筇倚处,说与垂髫。
红愁绿怨难遣,几树夕阳摇。
只短曲乌乌,疏萤闪闪,不觉魂销。
飘飘。向风立,但入望家山,未怅迢遥。
只喜相携去,便苍茫行旅,那许无聊。
多少旧愁新恨,风雨付潇潇。
问游子天涯,苏台夜月何处招。
诗中描写了山的轮廓如淡青色的黛,水面轻轻荡漾,船停泊在兰桡边。无数古老而伤心的事情,枯老的竹杖倚靠在那里,向那个小孩诉说。红色的忧愁与绿色的怨恨难以驱散,夕阳下几棵树影摇曳。短促的乌鸦叫声,疏落的萤火虫闪烁,不知不觉间心已迷失。飘飘然,迎风而立,只想眺望故乡的山,但并未因此感到失落遥远。只因能与你相携而去,便是那苍茫的旅途中,何必感到无聊。多少旧愁新恨,都随风雨化作潇潇细雨。问那天涯的游子,苏台的夜月又在何处招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葆光,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常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茂苑时,回忆与友人共游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游乐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忆旧游·又题茂苑从游图》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旧游的深切怀念与无尽思绪。首句“记山横浅黛,水飏轻波”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开篇,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为整个诗篇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提到“万古伤心事”,通过枯筇的倚靠,暗示了自身的孤独与对过去的追忆。
在描写情感时,诗人用“红愁绿怨”形容复杂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对故人之情的牵挂与对生活境遇的感慨。诗中的“夕阳摇”和“疏萤闪闪”则运用意象描绘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共鸣。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是细腻而深邃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最后的“问游子天涯,苏台夜月何处招”不仅是对他人的询问,也是对自己心灵深处的拷问,寄托了对理想与归属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旧游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深厚的乡愁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找寻自我,借景抒情,表现出对过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船
C. 一种鸟
D. 一种树
“红愁绿怨”中,红色与绿色分别象征着什么?
A. 喜悦与安心
B. 忧愁与怨恨
C. 生命与死亡
D. 繁荣与衰败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人生的反思与对故乡的眷恋
C. 对爱情的向往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使用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思乡的情感。而杨葆光则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夕阳”、“萤火虫”,更加细腻地传达内心的忧伤与对过往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