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6: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6:26:39
西江月 赠儒士王子正
本性元虚不二,奈何情欲交加。
人能顿悟道生涯。世态分明是假。
更要深通玄奥,须当拂去矜夸。
含光默默养灵芽。便是无为造化。
这首诗表达了人的本性本来是空灵而统一的,为什么却被情欲所困扰呢?如果人能够顿悟道理,生活就能通达。世间的种种现象其实都是虚假的。更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奥妙,必须要去掉那些自以为是的骄傲。默默地滋养自己的灵性,就是真正的无为而治。
作者介绍: 尹志平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道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尹志平的风格追求简洁而深邃,常用哲理性语言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诗人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感到困惑和失望,借赠王子正之名,表达自己对个人道德修养和人生真谛的思考。
《西江月 赠儒士王子正》是一首融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中,尹志平通过对人性与世态的深刻观察,揭示了人们在情欲与本性之间的矛盾。诗的开头便指出人本性是“元虚不二”,强调了人内心的本真,而后引出情欲的干扰,形成了对比。接着,诗人鼓励人们顿悟道理,指出世态的虚假,提醒人们要深入理解生活的真谛。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导读者关注内心的修养,强调无为而治的智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默默养灵芽”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内心修行的重要性,突显了静谧与内省之美。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探讨,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性、情欲与道理展开,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无为而治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追求真实的自我,反思世事的虚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本性元虚不二”中“元虚”指什么?
A. 本质的纯粹
B. 复杂的情感
C. 外在的虚假
D. 无所作为
诗中提到的“无为造化”指的是什么?
A. 不作为的消极态度
B. 自然的变化与顺应
C. 强烈的个人主张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尹志平的《西江月》更加关注内心的修养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对生活的享受。这种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在思想深度与表现手法上的不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