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6:14
西涧几多幽草,东皋一抹秋山。
不愁月尽夜珠寒,尚有夕阳无限。
料理孤舟野渡,安排宝炬红莲。
青田一鹤仰头看,飞舞朱霞天半。
西边的小涧里长满了幽静的草,东边的山岗上点缀着一抹秋天的色彩。
没有什么可担忧的,月亮虽然缺了,夜晚的珠子也不会寒冷,因为还有无尽的夕阳。
我在这里料理孤舟和野渡,安排宝炬和红莲的景致。
而在青色的田野上,一只白鹤仰头望天,似乎在飞舞的朱霞中翱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夕阳”、“孤舟”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和孤独的感受。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当时的诗坛上具有独特的影响力。
创作背景: 《西江月 其五 题晚晴轩》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此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悟。诗的开篇以“西涧几多幽草,东皋一抹秋山”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清澈的小溪与远处的秋山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感觉。接下来的“不愁月尽夜珠寒,尚有夕阳无限”则将诗人的情感引向更深的层次:虽然生活中有时会经历失落与孤独,但依然有美好的事物存在,让人心生希望。
“料理孤舟野渡,安排宝炬红莲”一句,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孤舟与野渡象征着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宝炬与红莲则是生活中的美好象征。最后,“青田一鹤仰头看,飞舞朱霞天半”以鹤的仰头望天,表现出一种向往与飞翔的自由,意象的飞舞与朱霞的辉映,进一步增添了诗的动感与美感。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与从容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西涧几多幽草”展现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繁华的街市
B. 宁静的溪涧
C. 繁茂的树林
“不愁月尽夜珠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忧虑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夕阳”象征着什么?
A. 绝望与孤独
B. 希望与温暖
C. 竞争与压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