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4:23
西江月 送张大经
作者: 刘因 〔元代〕
留在平生落落,休嗟世事滔滔。
青云底柱本来高,立向颓波更好。
一片花飞春减,可堪万点红飘。
江花江月可怜宵,莫赋招魂便了。
在这平生中留下的孤独,不必叹息世间的纷扰。
原本在青云之下的柱子是那么高,面对颓废的波浪更显得珍贵。
一片花瓣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落,令人惋惜的是那些万点的红花在空中飘舞。
江边的花与月真是可怜的夜晚,别再为此写下招魂的诗篇了。
作者介绍: 刘因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张大经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在诗中借用自然景象抒发情感,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西江月 送张大经》是一首表现友情与世事感慨的诗。开头以“留在平生落落”引入,表达了诗人心中对人生的孤独和对世事的无奈,接着提到“青云底柱本来高”,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立向颓波更好”一句中,诗人展现了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坚定,传达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一片花飞春减,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诗人用花的凋零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江花江月可怜宵”则描绘了江边的夜景,增添了一份柔美而略显忧伤的气氛。最后一句“莫赋招魂便了”则是对逝者的告别,也是对生命和友情的珍重。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着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友情的珍惜与对世事无常的深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的感慨。诗人在友人的送别中展现了人情的温暖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云底柱”象征什么?
“一片花飞春减”反映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