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3: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20:30
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
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
我舟渡其中,晁晁惊我神。
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
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青芦望不尽,明月耿如烛。
湾湾无人家,只就芦边宿。
洞庭湖宽广八百里,像玉盘一样盛满了水银。
长长的彩虹忽然照映在水面上,真是伟大的五色轮。
我乘船穿行其间,眼前的美景让我惊叹不已。
早晨从黄陵祠出发,傍晚时分到达赤沙曲。
我问这里是哪儿,听说是沧湾三十六。
青色的芦苇望不到尽头,明亮的月亮如同蜡烛般照耀。
这里的湾湾曲曲没人居住,我只好在芦苇边上过夜。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沙,晚号山房,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和音乐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昔游诗》系列是姜夔在游历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描绘了他在洞庭湖的游船经历,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对归宿的思考。
《昔游诗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洞庭湖的游历中,深刻感受到自然的壮美与人事的渺小。开篇用“洞庭八百里”描绘了湖的广阔,接着以“玉盘盛水银”形象地展示了湖面在阳光下的明亮。这个比喻不仅突出了湖水的清澈,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长虹的出现,给诗中带来了生动的色彩对比,五色轮的描写更是为整个景象增添了神秘感与梦幻色彩。诗人乘舟游览,心中不禁惊叹,表达了他对自然奇观的敬畏之情。随着行程的推进,诗人逐渐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孤独感,从“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可以看出他在不断的旅途中穿梭,仿佛人世间的喧嚣与自己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几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青芦的广袤和无人居住的湾湾,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归属。明月如烛,照亮了他孤独的旅途,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的无尽眷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感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昔游诗 其一》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姜夔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湖是哪个?
A. 西湖
B. 洞庭湖
C. 太湖
D. 鄱阳湖
诗中“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流浪与孤独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