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3:59
西江月 其三 腊八前二日写梅,寿内四十八岁
作者: 姚华 〔清代〕
雪后苔枝缀玉,春前铁萼簪红。
湖云冻坼水西东。千里月来催梦。
邻老心情未艾,如花眉寿堪同。
消寒图上候东风。长笛一声初弄。
雪后,青苔的枝头上挂满了雪珠,春天来临前,梅花的铁青色叶子上点缀着红花。
湖面冰冻,云层在水面上分开,东西两岸的景色一片苍茫。
千里之外的明月,催促着人们的美梦。
邻居们的心情还没有过去,像花一样的眉毛,祝愿一起长寿。
在图画上等待东风的到来,长笛声响起,初次奏响。
作者介绍:姚华是清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以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厚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腊八前两天,正值冬季,诗人以梅花为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感悟,尤其是在其四十八岁生日临近之际,情感愈发深厚。
《西江月 其三》是一首充满冬季气息与春日盼望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开篇的“雪后苔枝缀玉”描绘了雪后清新的景象,随即引入梅花的铁萼与红花,显示出在寒冷的冬季中春的气息即将来临。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希望。
接着,湖面冰冻,云层与水面之间的分隔,意境更加深远,仿佛在描绘诗人的心境。此时,千里之外的明月成为了梦的催促者,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邻居的情感也在此时得到呼应,诗人把自己的心情与邻居的祝愿结合起来,体现了人际间的和谐与温暖。
最后一句“长笛一声初弄”,更是将整首诗的意境提升至高潮,音乐的响起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暗示冬去春来的生机。这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流露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雪后苔枝缀玉”中的“缀玉”让人联想到雪的晶莹剔透;“千里月来催梦”则赋予了明月以生命,表现了对梦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变化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雪后苔枝缀玉”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千里月来催梦”中的“月”象征了什么?
诗人的邻居心情如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