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35:11
三月三日
林花落尽草初齐,
客里萧条思欲迷。
又是春光去时节,
满城飞絮乱莺啼。
春天的花儿已经落尽,草地刚刚开始齐整,
在外地的我感到萧条,思绪恍惚。
又到春光流逝的时节,
满城飘飞的柳絮伴着莺鸟的啼鸣。
诗中提到的“飞絮”常常是春天的象征,在古代文人笔下,春天是生命复苏、万物复兴的季节。而“莺啼”则是春天生机盎然的标志,代表着春天的温暖和欢快。整体营造了一种春天的氛围,但诗人却在异乡感受到孤独和思念,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作者介绍:朱淑真(约 1080—约 1155),字梦阮,号孤雁,晚号紫阳山人,南宋女词人,以词著称。她的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朱淑真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纠葛常常在她的诗作中显现。诗中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感伤。
这首《三月三日》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林花落尽草初齐”直接展示了春天的景象,花已落尽,草刚开始长出新绿,似乎暗示着春天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接着“客里萧条思欲迷”,诗人身在异乡,感受到周围的冷清,心中充满了迷惘与思绪的纷乱。最后两句“又是春光去时节,满城飞絮乱莺啼”则将诗人的情感升华,虽然春天的景象依旧热闹,但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惆怅,春光虽美,却难以抵消内心的孤独。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表现了她对春天的珍惜与对故乡的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深刻联系。
诗词测试:
诗中“林花落尽草初齐”中“林花”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卉
B. 夏天的树叶
C. 秋天的果实
诗人身处何地?
A. 故乡
B. 异乡
C. 山中
“满城飞絮乱莺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惆怅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