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58
花外呢喃燕语,溪边约略鸥盟。
如何载酒半山亭。饮罢翻教梦醒。
迹似飞蓬长转,心随寒柳先零。
芭蕉和雨酿秋声。可奈独眠人听。
在花丛中,燕子轻声呢喃,溪边偶尔能见到鸥鸟的交往。
我该如何在半山亭中载酒而来呢?饮完酒后,竟然让我梦醒。
足迹像飞蓬一样四处飘荡,心情随着寒柳的凋零而早已沉重。
芭蕉树与细雨交织出秋的声音,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聆听。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芭蕉”和“秋声”的结合可以与古诗词中常见的秋天意象相关联,表达人生的孤独与思考。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词创作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常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作成于一个秋天的下午,作者或许在半山亭中,心中感到孤独与思索,借此诗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反思。
《西江月》是汪东的一首佳作,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充满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开篇的“花外呢喃燕语”,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与活力,然而随即转入“溪边约略鸥盟”,似乎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有亲近也有疏离。
在饮酒的描写中,诗人用“饮罢翻教梦醒”表达了一种失落感,饮酒的快乐转瞬即逝,梦境也随之破灭,令人感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接下来的意象“迹似飞蓬长转,心随寒柳先零”,通过对飞蓬与寒柳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漂泊与凋零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芭蕉和雨酿秋声”,结合“可奈独眠人听”,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芭蕉在秋雨中发出的声音,似乎在对独自一人的诗人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诗中“花外呢喃燕语”中的“呢喃”意指:
A. 大声叫喊
B. 轻声细语
C. 嘲笑
D. 悲鸣
诗中“饮罢翻教梦醒”表达的意思是:
A. 酒后沉醉
B. 梦境破灭
C. 醒悟
D. 追梦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绝望
C. 孤独与思索
D. 爱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