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1:54
月照西山山气深,
深山松柏阴森森。
湖光百里蹴山起,
山中明月浸湖水。
游人不寐登山楼,
落叶哀蝉鸣素秋。
一夜霜风吹白草,
高堂白发知多少。
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西山的夜色显得格外深邃,
深山中的松柏树影显得阴森森的。
湖面上的光辉映衬着远山,仿佛在跃动,
而山中的明月则浸润着湖水。
游人无法入睡,登上了山楼,
落叶在秋风中哀鸣,蝉声在素秋中回响。
整夜的霜风吹白了草地,
高堂之中,白发人又有多少呢?
全诗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白发”常常用来隐喻年老、沧桑,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许印芳,清代诗人,生于文人辈出之时,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山夜》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或许在山中游玩,感受到自然的静谧与深邃,并引发对人生、时间的感悟。
《山夜》通过描绘山中秋夜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的思索。诗中“月照西山”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西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神秘和遥远。接下来的“深山松柏阴森森”则通过松柏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阴冷和孤寂感。
“湖光百里蹴山起,山中明月浸湖水”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明月的映照使湖水如银镜般闪烁,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美丽画面。而“游人不寐登山楼”则引入了人情,表达了游人因夜色而无法入睡的思绪,令人感受到孤独与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两句“一夜霜风吹白草,高堂白发知多少”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惋惜,白草象征着秋冬的来临,而高堂的白发又使人反思人生的短暂,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深刻感受。
诗中“月照西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游人不寐”中的“游人”指代的是?
白草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