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8:3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8:39:28
滟滪堆
作者: 许印芳 〔清代〕
三足立千尺,一身通万窍。
沃焦海坚强,底柱河竦峭。
鼎镇龙伏毒,城鏖水敛暴。
流分折合劲,行曲平直躁。
狂澜江心抵,浮航峡口导。
篙嵌撑审固,舵准捩执要。
乘波趁奔腾,捎濆避攻剽。
冬喜鲸牙拔,夏怵虎尾蹈。
奖功归神明,惩罪示形貌。
大濒牛马危,小受龟鳖吊。
庾公祷或灵,苏子赋惟妙。
飞仙挟游敖,磐石坐垂钓。
这首诗描绘了滟滪堆的壮丽景象。三条腿支撑着千尺高的堆岸,堆体内部通流着万千的水道。沃土与焦土在海面上强烈对比,底下的柱子高耸入云。鼎立的堆岸如同镇住了水中潜伏的龙,江水在这里平静而不再暴烈。水流被分开又合拢,既有激流也有平和的航道。狂暴的江水在心中抵挡,浮动的航船在峡口引导。篙杆牢牢地嵌入水中,舵把准确地控制方向。在波涛中顺流而行,捎带着避开攻击。冬天时喜爱捕鲸,夏天则害怕被猛虎袭击。功劳归于神明,罪责则显形于人间。大江边的牛马处于危险中,小小的龟鳖则被悬吊着。庾公祷告或许能得灵验,苏子的赋词更是妙趣横生。飞仙在空中游荡,磐石旁坐着垂钓的人。
作者介绍:许印芳,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壮丽景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平稳,诗人借滟滪堆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
《滟滪堆》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滟滪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水域的深刻理解与感受。开篇的“三足立千尺,一身通万窍”便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滟滪堆的雄伟与神秘。“沃焦海坚强,底柱河竦峭”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水与岸的对立与统一,生动地刻画出滟滪堆的自然特征。
整首诗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与象征,表现出诗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敬畏与思考。最后几句提到的“飞仙挟游敖,磐石坐垂钓”则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不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滟滪堆的自然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庾公”指的是谁?
“三足立千尺”中“千尺”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冬喜鲸牙拔”说明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