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6:24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何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草色茫茫覆盖着秦汉的陵墓和宫阙,世代的兴衰更替,就像月亮的圆缺一样无常。山中的隐士家里堆满了书籍,窗外是松树和桂树,地上长满了薇蕨。那些深宅大院,何必去拜访呢?白云自在飘荡,足以让人心旷神怡。但说到世事,真是难以言说,在这天地之间,竟然看不到一个真正的英雄,也看不到一个真正的豪杰。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元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世事无常的现实,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这首诗以秦汉陵阙的草茫茫为背景,通过月影圆缺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世代兴亡的无常。诗人通过对山中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超然态度。诗中的“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结尾的“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则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缺乏真正英雄的失望和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以及对当时社会缺乏真正英雄的失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影圆缺”比喻的是什么? A. 世代兴亡 B. 自然变化 C. 人生起伏 D. 天气变化
诗中“侯门深何须刺谒?”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权贵的向往 B. 对权贵的超然 C. 对权贵的羡慕 D. 对权贵的恐惧
诗中“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英雄的崇拜 B. 对英雄的失望 C. 对英雄的期待 D. 对英雄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