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漫兴》

时间: 2025-04-26 03:54:31

诗句

肉食倾人如出凡,藜羹赋我是朝三。

晓来不倦听衙鼓,云里卷帘山正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31

漫兴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肉食倾人如出凡,
藜羹赋我是朝三。
晓来不倦听衙鼓,
云里卷帘山正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肉食虽然美味,却使人目光短浅,我只愿意吃些简单的藜麦粥。清晨起来,我不觉得疲倦,听着衙门的鼓声,看到云中卷起的帘子,正对着南边的山。

注释:

  • 肉食:指肉类食物,作者在此表示肉食使人迷惑,失去志向。
  • 藜羹:藜是一种植物,藜羹则是用藜制成的粥或汤,象征着简朴的饮食。
  • 朝三:指早晨三次,强调作者的简朴生活。
  • 不倦:不感到疲倦,表现出清晨的精神状态。
  • 衙鼓:指衙门敲的鼓,象征着清晨的开始。
  • 云里卷帘: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感觉。
  • 山正南:表明山的方向,增加了空间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与苏轼齐名。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漫兴》创作于黄庭坚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以及对清晨的感受。这首诗体现了他追求简朴生活的精神,并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对奢华与浮华的反思。

诗歌鉴赏:

《漫兴》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饮食的看法和生活的态度。首句“肉食倾人如出凡”直接点出肉食的诱惑,同时也暗示了其带来的局限。黄庭坚以此为引子,引出自己对生活饮食的选择——“藜羹赋我是朝三”,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情景,诗人在李白式的清新中,体现出无尽的活力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生活的细节,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中“晓来不倦听衙鼓”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清晨时的闲适与安宁,进一步揭示了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最后一句“云里卷帘山正南”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使人感到诗人的思想与自然融为一体,令人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肉食倾人如出凡:肉食让人沉迷,失去方向。
  2. 藜羹赋我是朝三:我宁愿吃简单的藜麦粥,象征朴素的生活。
  3. 晓来不倦听衙鼓:清晨起床,精神充沛,听着衙门的鼓声。
  4. 云里卷帘山正南:描绘清晨的景色,展现出自然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肉食倾人”比喻肉食的迷惑。
  • 对仗:如“晓来不倦”和“云里卷帘”形成了对称的结构。
  • 意象:通过“藜羹”、“衙鼓”、“云里”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奢华饮食的反思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肉食:象征奢华与诱惑。
  • 藜羹:象征简朴与清淡。
  • 衙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 云与山:象征自然的美与诗人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肉食倾人如出凡”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A. 肉食是美味的
    B. 肉食让人迷惑,失去方向
    C. 肉食是健康的

  2. 诗中“藜羹”象征什么? A. 奢华的生活
    B. 简朴的饮食
    C. 丰富的食材

  3. 诗人早晨不倦听的是什么? A. 鸟鸣
    B. 衙鼓
    C. 风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现了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的《鹿柴》: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之美,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白菊三首 白菊 艾菊 瑞鹧鸪(咏桃花菊) 秋怀 闲居漫兴五首 其四 闲居漫兴五首 其三 闲居漫兴五首 其二 闲居漫兴五首 其一 青县晓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垒陈 遁世遗荣 韦字旁的字 罢谢 包含巷的成语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呵察 衡决 岩居穴处 麻字旁的字 包含颠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胡越同舟 罗锅 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有嘴无心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