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32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
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
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
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
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
人言可医国,可用太早计。
小大材则殊,气味固相似。
青松从山涧中挺立而出,十里之外都能听到它的风声。
松树的上方挂着百尺长的丝绦,下方生长着千年的灵芝。
它的本性得以长久保持,是因为人们让它免于衰老。
小草志向远大,依然与人相依为命。
医药虽然不与世俗相通,但它的根基却深厚而稳固。
人们说可以用医药治国,这种想法未免太过早熟。
大材小材各有不同,然而本质气味却仍然相似。
此诗中提到的“青松”和“千岁苓”均为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长寿与坚韧。青松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灵芝则常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山水自然的热爱著称。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黄庭坚对自然的观察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有关。黄庭坚在宋代的动荡中,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理想和人生的追求。
黄庭坚的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长寿与坚韧精神的追求。诗中青松与百尺丝、千岁苓的对比,展示了生命的韧性与长久。青松自涧而出,象征着不屈不挠的品格,十里闻风声则暗示其影响力深远。诗人通过“小草有远志”来强调,即使是小草也怀有远大的志向,反映了他对人性和理想的深刻理解。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提到的“医和不并世”以及“人言可医国”,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警示人们不要过于依赖表面的医药和计策,而忽视了根基的稳固与深厚。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对比大材与小材,强调了内在气质的相似性,揭示了人与自然本质上的和谐。
这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坚韧与长寿的重要性,同时警示人们应关注事物的本质和根基。
诗中提到的“青松”象征什么?
A. 短暂
B. 坚韧
C. 无情
答案:B
“医和不并世”是什么意思?
A. 医药与和谐相连
B. 医药与世俗不相通
C. 医药只针对小病
答案:B
诗中的“小草”代表什么?
A. 卑微
B. 志向远大
C. 易受伤害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