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7:22
原文展示:
卜算子
春事忆松江,江上花无数。
一枕匆匆醉梦中,芳草臞庵路。
携手度虹梁,洗眼看渔具。
盐豉莼羹是处无,早买扁舟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松江春天的怀念,江面上花朵繁多,仿佛在梦中沉醉。走在芳草覆盖的小路上,手牵手走过彩虹般的桥,眼前的渔具令人陶醉。盐、豉、莼羹的美味已不再,早就准备好小船出发。
注释:
- 春事:春天的事情,表示春天的气息和活动。
- 松江:指松江河,位于今上海地区,风景秀丽。
- 一枕匆匆醉梦中:形容在快速的梦境中沉醉,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芳草臞庵路:芳草生长的小路,可能指向一个安静的地方。
- 携手度虹梁:形容与爱人一起走过桥,象征亲密与和谐。
- 洗眼看渔具:指看见渔具,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盐豉莼羹:盐和豆豉,莼菜羹,形容美食。
- 早买扁舟去:早早准备好小船出发,表示出游的愿望。
典故解析:
本词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虹梁”可以理解为美丽的桥,象征着爱情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处全,宋代诗人,擅长写词,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天,诗人可能是怀念与爱人一起在松江度过的美好时光,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去岁月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松江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词中通过“江上花无数”描绘出春天的丰盛与生机,花海的美景令人沉醉。而“一枕匆匆醉梦中”则暗示了诗人的思绪在繁花似锦的梦境中游走,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接着,诗人描绘了与爱人一起走过“虹梁”的场景,这不仅是一种亲密的象征,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最后一句“早买扁舟去”更是点明了出游的愿望,象征着对自由和快乐生活的向往。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事忆松江”:回忆松江的春天。
- “江上花无数”:江面上盛开的花朵数不胜数。
- “一枕匆匆醉梦中”:在梦中匆匆而醉。
- “芳草臞庵路”:走在芳草覆盖的小路上。
- “携手度虹梁”:手牵手走过美丽的桥。
- “洗眼看渔具”:目光被渔具吸引,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 “盐豉莼羹是处无”:熟悉的美味已不再。
- “早买扁舟去”:早早准备好小船,准备出发。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中的景象与情感进行对比,增强了表现力。
- 拟人:让自然景物带有情感色彩,增强亲切感。
- 对仗:词句的对称使得整首词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江上花: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 芳草:代表着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虹梁: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希望。
- 渔具:象征着平静的生活与劳动的快乐。
- 扁舟:象征着自由与远行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怀念的是哪个地方的春天?
-
诗中提到的“虹梁”象征什么?
- A. 亲密关系
- B. 美好的经济
- C. 生活的艰辛
- D. 远方的梦想
-
诗人准备出游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清照
- 《如梦令》:李清照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李处全的《卜算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李处全更侧重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融,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词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代文学有系统的分析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赏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