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1: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1:17:31
卜算子 其七 江桥暮雨
作者: 王洪〔明代〕
淅沥带秋烟,两岸蒹葭响。
何处渔舟暝未还,隔浦闻清唱。
撩乱下枯槎,一夜苕溪涨。
天目应添翠几重,明日看晴嶂。
秋雨淅沥,带着些许烟雾,河岸两边的芦苇轻轻摇响。
不知渔舟何时才能归来,隔着河对岸传来清亮的歌声。
水流冲击着枯木,经过一夜的雨水,苕溪的水位上涨。
天目山上应该增添了几层翠绿,明天就可以欣赏到晴朗的山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使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作者介绍: 王洪,明代诗人,生活于明中期,擅长五言诗,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秋时节,正值秋雨纷飞之际,诗人或许在江边的桥上,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盼。
《卜算子 其七 江桥暮雨》是王洪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江边秋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诗中用“淅沥带秋烟”开篇,以声韵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自然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写两岸的蒹葭,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情感,渔舟未归的情景更是增添了几分惆怅。
“撩乱下枯槎,一夜苕溪涨”一句,展现了秋雨对自然的影响,枯槎被水流冲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最后一句“天目应添翠几重,明日看晴嶂”,则是诗人在雨后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渴望明天的阳光与美好景象,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清新自然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展现了王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雨中的江边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情感基调既有些许忧伤,又透出一丝乐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淅沥带秋烟”中的“淅沥”指的是什么?
A. 细雨
B. 清风
C. 秋天
“何处渔舟暝未还”中的“暝”意为:
A. 明亮
B. 黑暗
C. 早晨
诗中提到的“天目”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山脉
B. 江河
C. 湖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