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5:03
《卜算子·残月》
作者: 杜文澜 〔清代〕
花影漾帘波,夜久春痕薄。
试问姮娥瘦几分,只有阑干觉。
陌上玉骢嘶,唤起双栖鹊。
杨柳梢头挂晓星,又下西楼角。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春天的景象,花影在窗帘上摇曳,夜已很深,春天的痕迹变得淡薄。想问嫦娥瘦了几分,似乎只有栏杆能感受到这种孤寂。在小路上,骏马发出嘶鸣,唤醒了成双成对的喜鹊。杨柳的枝头挂着晨星,西楼的角落又传来了声响。
杜文澜,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感为题材,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这首词创作于春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以及对孤独的感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然而在夜深人静时,诗人却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孤独。
杜文澜的《卜算子·残月》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字里行间流露出深邃的情感。全诗以春夜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感受。开篇的“花影漾帘波”便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春夜的幽静之中,花影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秘密。
“夜久春痕薄”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静谧和春天的短暂,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试问姮娥瘦几分,只有阑干觉”,用嫦娥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栏杆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仿佛在倾诉着对美好事物的失落。
在“陌上玉骢嘶,唤起双栖鹊”中,骏马的嘶鸣打破了夜的宁静,呼唤出成双的喜鹊,象征着生机与爱情的美好。最后一句“杨柳梢头挂晓星,又下西楼角”,则呈现出清晨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轮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孤独感的思考,寄托了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美好情感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复杂。
诗中提到的“姮娥”象征什么?
A. 美丽与孤独
B. 幸福与团圆
C. 自由与活力
“陌上玉骢嘶”中“玉骢”指的是什么?
A. 花影
B. 名马
C. 喜鹊
诗中“阑干”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A. 描绘景象
B. 寄托情感
C. 象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