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2:44
缚帚扫残花,不扫春愁去。
扫去春愁愁复来,底事愁来处。
细雨又斜阳,黯黯闲庭暮。
燕子归时人未归,人在江南路。
将扫帚绑好扫去残花,却无法扫去心头的春愁。即便扫去了春愁,它又会复来,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愁苦呢?细雨斜斜落下,阳光也渐渐暗淡,庭院中显得格外冷清。燕子归来的时候,心上人却还未归来,而我却在遥远的江南路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燕子归”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重聚的希望,然而这里却暗含了离别的忧愁。
作者介绍
黄祝蕖是近代著名的女性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细腻的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卜算子》创作于黄祝蕖的一个春日,正值离别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春天和归人的思念,反映了她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家园的眷恋。
《卜算子》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愁苦和对故人的思念。开头两句以“扫”字引入,象征着试图清扫内心的忧愁,却发现春愁如影随形,难以摆脱。诗人用“扫去春愁愁复来”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与困惑,反映出对生活中离别与重聚的深刻理解。
接着,诗中描绘了细雨和斜阳的场景,展现出一幅静谧而略显凄凉的画面。这种景象与心中的愁苦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最后一句“人在江南路”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离人的呼唤,也是对自己身在异乡的无奈。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出深厚的情感,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离别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体会,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卜算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祝蕖
C. 杜甫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燕子归时”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归来与希望
C. 秋天
答案: B
“不扫春愁去”中的“春愁”主要指什么?
A. 自然景象
B. 对故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卜算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二者均表现了女性对离别的感伤,李清照则更显婉约与细腻,而黄祝蕖的作品则更加直接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