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8:07
正声开启常州,高标雅范今犹在。
浙西流弊,倩谁能挽,狂澜既坏。
托兴缠绵,发幽抉隐,重张新派。
看百川东引,风骚为继,尊词体,传真概。
一选宛陵皕载,便当时四农疑怪。
偏严近矫,多君依是,宗师一代。
指物缘情,微言宏旨,寄情言外。
但清芬远挹,空山芳躅,作深深拜。
这首诗赞美了常州的文化成就,张惠言的高雅风范至今仍在。浙西的流弊谁能挽回,狂潮已经毁坏。通过情感的寄托,隐含着深刻的道理,重新振兴文派。看百川东流,风骚的文才依旧延续,尊重词体,传达真实的思想。提到宛陵的才子,令当时的四农感到惊讶。然而,严谨而近乎苛刻,您仍然是这一代的宗师。通过指物抒情,微妙的话语表达了深远的理念,情感寄托在言外之处。可是那清雅的芬芳依然远播,空山的花香,令我深深致敬。
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历史、文化为题材,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思考。
这首诗作于张惠言逝世二百周年之际,旨在缅怀这位杰出的文化名人,反映了当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王蛰堪的《水龙吟》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文化底蕴的诗作,通过对张惠言的追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文人风范的推崇。诗中,作者以“正声开启常州”开篇,直接点出张惠言对常州文化的贡献,显示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接着,诗人提到“浙西流弊”,忧虑当时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此外,诗中提到的“重张新派”与“风骚为继”,传达了对文艺复兴的渴望,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情感、意象的塑造上都显示出深厚的文学功底,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
正声开启常州,高标雅范今犹在。
浙西流弊,倩谁能挽,狂澜既坏。
托兴缠绵,发幽抉隐,重张新派。
看百川东引,风骚为继,尊词体,传真概。
一选宛陵皕载,便当时四农疑怪。
偏严近矫,多君依是,宗师一代。
指物缘情,微言宏旨,寄情言外。
但清芬远挹,空山芳躅,作深深拜。
整首诗通过对张惠言的追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同时也对当前文化环境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责任感。
“正声开启常州”中的“正声”指什么?
A. 传统的文化声音
B. 音乐的声音
C. 时事的声音
“浙西流弊,倩谁能挽,狂澜既坏”中“狂澜”比喻什么?
A. 自然灾害
B. 社会动荡
C. 战争
诗中提到的“宛陵”指的是哪个领域的才子?
A. 音乐
B. 诗歌
C.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