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26
水龙吟 题曹德祥水居
作者:谢应芳 〔元代〕
旧家金谷园林,尽随海变桑田了。
一湾流水,一枝修竹,菟裘将老。
潇洒轩窗,波光隐映,笔床茶灶。
但溪无六逸,林无诸阮,谁相与,论怀抱。
不用沧洲洗耳,听风前此君清啸。
黄金台上,尽教尘土,聘车争道。
鱼鸟情亲,渔樵邂逅,不时谈笑。
看古来行路难行,真个是闲居好。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曾经繁华的金谷园林,如今随着海的变化而沦为桑田。一湾清流,一枝修竹,岁月已经将菟裘染老。窗前的景致潇洒,波光在水面上闪烁,桌上有笔墨和茶具。然而,溪水中没有六逸(指古代隐士),树林里没有诸阮(指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谁能与我共谈心中所怀?不必去沧洲洗耳,听风前这位君子的清啸。黄金台上,尽是尘土飞扬,车马喧闹。鱼和鸟彼此亲近,渔夫和樵夫偶然相逢,时常谈笑。看古往今来的行路之难,真的,隐居生活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介绍:谢应芳是元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谢应芳生活在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歌中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曹德祥的水居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体现出诗人追求闲适生活的心态。
这首《水龙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诗人通过“旧家金谷园林,尽随海变桑田”,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曾经繁华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诗中提到“一湾流水,一枝修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潇洒轩窗,波光隐映,笔床茶灶”,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在这里,诗人不仅享受自然的美景,也在闲适的环境中进行心灵的沉淀。然而,随着“但溪无六逸,林无诸阮”,诗人感到孤独与失落,古代的雅士已不再,身边没有可以共鸣的人,内心的孤独愈加显现。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黄金台上,尽教尘土,聘车争道”,对比了繁华与宁静,揭示了世俗生活的繁忙与喧嚣,表达了对清静闲居的珍视。最后一句“看古来行路难行,真个是闲居好”,强调了隐居生活的优越性,诗人从中获得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繁华世界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赞美。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内心的追求与外界的喧嚣,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谷园林”象征什么?
“菟裘将老”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