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12:12
蝶恋花·愁
作者: 聂树楷 〔清代〕
刚说无愁愁便有。
几度抛开,依旧来缠扭。
打破愁城无路走。
不如拼命和愁守。
愁中滋味亲尝够。
螃蟹无肠,一日偏回九。
试把支骸齐解剖。
问愁有处藏身否。
这首词开头说刚一提到没有愁苦,愁苦便又随之而来。尽管几次想要抛开它,却总是被愁苦缠绕。想要打破愁苦的围城,却发现没有出路。不如拼命地与愁苦相守。愁苦中的滋味我已经尝遍,犹如螃蟹没有肠子,一天却偏偏又回到九个地方。试着把自己的心事剖析开来,问问愁苦到底藏身何处?
聂树楷(1681年-1769年),字子华,号澹庵,清代诗人、词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细腻,语言简练。
这首《蝶恋花·愁》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生活感到忧愁和困惑,情感表达真挚而深邃,反映出个人的内心挣扎与对愁苦的深刻体悟。
《蝶恋花·愁》是一首深刻而感人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愁苦的无奈与苦闷。全词以“愁”为主题,开篇即以“刚说无愁愁便有”引入,直接道出愁苦的难以避免。诗人在几度尝试抛开愁苦后,依然被其缠绕,表现了愁苦的顽固与纠缠。接下来的“打破愁城无路走”,则生动地呈现出一种无处可逃的绝望感。
诗人在愁苦中细致品味,提出“愁中滋味亲尝够”,显示了他对愁苦的深刻理解与体验。这里的“螃蟹无肠”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暗示着愁苦的无意义与空虚,令人反思生活的本质。结尾的“问愁有处藏身否”,则是一种自我剖析的探索,诗人试图揭示愁苦的根源与去向,体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
整首词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的余地,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愁苦的深刻反思与体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愁苦的复杂性和不可避免性。
词中“刚说无愁愁便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螃蟹无肠”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诗人试图通过“问愁有处藏身否”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