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9:5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9:56:00
蝶恋花·十幅归帆风力满
作者: 萧允之 〔宋代〕
十幅归帆风力满。记得来时,买酒朱桥畔。远树平芜空目断。乱山惟见斜阳半。谁把新声翻玉管。吹过沧洲,多少伤春怨。已是客怀如絮乱。画楼人更回头看。
十幅归帆在风中满载而归。我记得来时,曾在朱桥旁买酒。远处的树木和平坦的田野让我目光所及已然断绝。乱山中只见斜阳一半。是谁在新声中翻奏玉管?那曲子吹过沧洲,唤起了多少伤春的怨恨。如今我已是客怀如絮,心绪纷乱。画楼中的人更是回头看。
作者介绍:萧允之,字子云,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描写著称。生平多游历,作品多反映他对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交替期。作者通过描写归航的场景,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蝶恋花·十幅归帆风力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归乡之路与故乡情感的复杂感受。开头以“十幅归帆风力满”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归航的船只,传达出一种归来的喜悦与期待。然而,随着词句的深入,作者的情绪逐渐转向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记得来时,买酒朱桥畔”一句,透露出旅行时的欢乐与轻松,然而“远树平芜空目断”则暗示了远方的孤独与无助,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后,作者通过“谁把新声翻玉管”的疑问,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渴望,也反映了内心的惆怅和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已是客怀如絮乱,画楼人更回头看”更是将这份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和思念,画楼中的人则似乎在回望过往,暗示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归航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体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幅归帆”主要象征什么?
a) 归乡的希望
b) 旅行的疲惫
c) 酒的美味
“远树平芜空目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轻松愉快
b) 孤独与无助
c) 兴奋与期待
诗中提到的“画楼”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豪华的生活
b) 过往的回忆
c) 自由与奔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