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2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0:47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草色青翠,柳色泛黄,桃花绽放,李花散发香气。
东风并不为我驱散愁绪,春日却偏偏能让我怨恨加长。
红颜女子在酒肆前,纤细的柳条低垂;
美丽的金黄酒杯,解开我心中的愁苦。
笙歌在日暮时分能留住客人,醉倒了那些轻浮的不堪之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贾至(约公元730年-约公元799年),字承宗,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春天的景象与人情。
创作背景: 《春思二首》写于唐代盛世时期,春天的到来使人情绪愉悦,但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春思二首》以春天的景色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通过描绘草色和柳色的变化,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桃花和李花的香气更是点缀了春天的美丽。然而,诗人并不因春日的美好而心生欢喜,反而感到愁苦加深,这种矛盾的心理在“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愁苦似乎是与春日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描写中,红粉女子与金黄的酒相结合,展现了酒肆的热闹与生活的欢愉,但同时也让人感到一种轻浮与短暂。最后的“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一句,既是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也是对那些轻浮行为的无奈与批判。整首诗以春日的美景引入,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透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反衬诗人内心的愁苦,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中所描绘的春日美景和愁苦心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有哪些?
诗中的“东风不为吹愁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醉杀长安轻薄儿”中的“轻薄儿”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首《春思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春天带来的复杂情感,值得深入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