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折菊》

时间: 2025-05-20 18:18:25

诗句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8:18:25

折菊

作者: 杜牧 〔唐代〕

原文展示: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白话文翻译:

在篱笆东边,深深的菊花小径,我独自折下一枝菊花,吟咏自得。
在雨中衣服湿了一半,捂着鼻子我心里明白。

注释:

  • 篱东:篱笆东边。
  • 菊径:菊花的小路。
  • 折得:折下。
  • 自孤吟:自己孤独地吟咏。
  • 拥鼻:捂住鼻子。
  • 自知心:自己心里明白。

典故解析: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孤傲,常被文人所推崇。诗中提到的“孤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孤独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其诗风清新俊逸,常表达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折菊》创作于杜牧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和自然的反思期。诗中通过折菊这一行为,表达了他对孤独和内心世界的探求。

诗歌鉴赏:

《折菊》是一首具有浓厚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篱笆东边的菊花小径中,独自折下一枝菊花,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孤独的接受。开头的“篱东菊径深”,通过描绘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幽静的氛围,而“折得自孤吟”则体现了他在孤独中寻找诗意的态度。

雨中的景象给这幅画面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湿衣的描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受。最后一句“拥鼻自知心”则是对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表明他心中对孤独的理解和对自我认知的接受。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杜牧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自我解脱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篱东菊径深: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暗示诗人身处偏僻之地,突显出孤独的氛围。
  2. 折得自孤吟:强调诗人独自一人,折花吟咏,表现对孤独的接受和内心的丰富。
  3. 雨中衣半湿:自然环境的影响,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4. 拥鼻自知心:通过捂鼻的动作,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自我感悟。

修辞手法:

  • 意象:菊花象征孤高、清雅,雨水则引入了自然的细腻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展现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孤独中的自我探索和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雅和坚韧,反映了诗人的品格。
  • :象征变幻和感伤,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菊花位于何处?
    A. 篱笆西边
    B. 篱笆东边
    C. 菊花园
    D. 河边

  2. 诗人折下菊花是为了什么?
    A. 送人
    B. 自己吟咏
    C. 插花
    D. 观赏

  3. 诗中“雨中衣半湿”暗示了什么?
    A. 天气晴朗
    B. 诗人的心情
    C. 自然环境的影响
    D. 诗人的状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的另一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情感上与《折菊》呼应。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其一 春日游龙山 水调歌头·万仞鹅湖顶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其四 九日四叠韵,题酒人抱瓮图 水调歌头·己卯上巳与同里诸君客上海者共饮酒家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东汉高士徐孺子诞生一千九百周年纪念,应南昌市徐孺子学术研讨会作 水调歌头 赠琴士程隐庵 水调歌头 文卿提刑自陕西按察改授河东,其 水调歌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逐影吠声 震撼人心 艾怨 爨下残 我自 包含陡的词语有哪些 随手拈来 美展 内亲外戚 而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虎视耽耽 拟题 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