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5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58:39
穷冬滞空山,风雨何凄迷。
冯夷工翦水,有枝不肯施。
俄於夜未分,六出纷葳蕤。
但见草壤间,叠叠生玉枝。
须臾遂弥满,匼匝生四围。
突兀千丈高,浩无肤寸遗。
寒林远映带,一色相参差。
天工呈大巧,幻出此段奇。
遂令翳蔡间,琐碎玉作姿。
安得借化冶,烹鍊如银为。
勿使见晛消,有若朝露晞。
巨灵与夸娥,负挟从我归。
以此几嵯峨,森列置八维。
为民除热恼,盛夏袪炎威。
金石可流烁,天瑞无变移。
良宵著胆蟾,绕以波琉璃。
四时照吟笔,千古凝清辉。
在寒冷的冬天,我滞留在空旷的山中,风雨交加,愈加凄迷。冯夷(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巧妙地雕刻着水面,却有树枝不肯伸展。忽然在未天明时,六瓣雪花纷纷扬扬,如绣花一般。只见草地和泥土之间,层层叠叠地生出玉一样的树枝。片刻之间,雪花便满满地覆盖四周,像是包裹了整个空间。高耸的山峰直插云霄,广阔无边,没有一丝空隙。寒冷的树林远远映衬,色彩参差不齐。天工巧妙地造就了这段奇景。于是让这片被遮挡的地方,显得琐碎如玉的姿态。如何能借助化冶(铸造)的技艺,把它们熬炼得像银子一样呢?不要让它们被阳光照射消失,犹如早晨的露水消逝。巨灵(神话中的巨人)与夸娥(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将它们背负着归来。以此几处巍峨的雪山,整齐地排列在八维空间中。为民众驱除热恼,盛夏时节驱走炎热的威胁。金石也能够流光溢彩,天上的瑞气始终不会改变。良夜里蛤蟆的光芒,环绕着如波浪般的琉璃。四季照耀着我的吟笔,千古的清辉凝聚在这里。
卫宗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富有哲理性。
《再遇雪》创作于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之时,反映了他对冬季雪景的独特体验。此诗不仅表现了冬雪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再遇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季雪景,展现了自然的奇妙与美丽。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白雪皑皑的世界,感受到冬天的宁静与美好。首句“穷冬滞空山”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寒冷的冬季场景,接着“风雨何凄迷”更是渲染了气氛的阴郁。整首诗在描写雪的过程中,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此外,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六出纷葳蕤”、“叠叠生玉枝”,通过生动的比喻使得雪景更加生动。尤其在“安得借化冶,烹鍊如银为”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整首诗给人一种超然的美感,使人沉醉于自然的奇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冬季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强调了珍惜与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诗中的“冯夷”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诗中提到的“六出”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雪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