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5:05
墓松既夷所余无几方植松秧自赋
重来丙舍岁三易,
翠巘插队空仍兀突。
乔林郁蓊歼斧左爿右斤,
一二仅存於百亿。
参差历落更孤秀,
不假依凭而挺立。
宛如九老瑞唐朝,
又类耆英隆宋室。
合兹异代众君子,
仙去一朝於此集。
千夫束手何敢向,
万牛回首难容力。
已芟嘉植勿复论,
寿此佺期不朽骨。
稚松匝地散新秧,
头角森森纷羽翼。
他年雨露饱沾濡,
满鼻珠玑香习习。
会须百尺长龙身,
仍复层林森凤翼。
作诗聊记角弓章,
子子孙孙永培植。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再回到丙舍(即墓地)时,发现原本的松树几乎都已被砍伐殆尽,只有少数残存下来。诗中描述了新植的松树,虽然幼小却坚韧挺立,仿佛在缅怀古代的贤君和伟人。尽管环境艰苦,依然希望年轻的松树在将来能够茁壮成长,象征着生生不息与传承。诗的最后,作者希望通过这首诗记录下这份情感,让后代子孙都能继续培植这片松林。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对历史的反思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卫宗武回到故地,面对昔日的松林已被毁坏的情景,感慨万千,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新生事物的期待。
这首诗以松树为喻,表现出一种对历史沧桑的感叹与对未来的期许。开篇即用“重来丙舍岁三易”点明时光的流逝,接着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生命力量的崇拜。尽管老松树已然稀少,但新植的松秧却充满生机,寓意着希望与重生。诗中多次运用典故,如“九老瑞唐朝”和“耆英隆宋室”,不仅增强了诗的历史厚重感,也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绘松树的未来,展现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和对后代的寄托。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悲转喜,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而丰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丙舍”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宛如九老瑞唐朝”中的“九老”指的是?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