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黄山秋吟》

时间: 2025-05-02 15:19:04

诗句

从教日日把巫焚,无补河流一尺浑。

甘霔要从方寸出,土龙芻狗不须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9:04

原文展示:

《和黄山秋吟》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从教日日把巫焚,无补河流一尺浑。
甘霔要从方寸出,土龙芻狗不须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即使每天都在祭祀巫神,也无助于改变河流的浑浊。真正的甘霖应从心底而生,而那些土龙和芻狗之类的事物,根本不值得一提。

注释:

  • 巫焚:指祭祀巫神的火焰,象征迷信和无效的行为。
  • 河流一尺浑:比喻河水的浑浊程度,意指自然环境的恶化。
  • 甘霔:甘霖,指温润的雨水。
  • 方寸:心灵的地方,象征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 土龙芻狗:土龙指小龙,芻狗指草狗,都是象征性的、微不足道的事物。

典故解析:

“从教日日把巫焚”可以理解为一种讽刺,指那些沉迷于迷信祭祀而忽视实际环境问题的人。“无补河流一尺浑”则展现了自然法则的无情与人类行为的无效,这样的思考在宋代诗中常见,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天,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迁与人类活动的矛盾,借此表述内心的感慨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诗歌鉴赏:

《和黄山秋吟》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的诗,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以“巫焚”作为引子,揭示了那些迷信的祭祀行为与实际环境问题之间的无力感。诗中提到的“河流一尺浑”更是强调了人类行为对于自然的无效性,给人以警示。诗的后两句则转而强调内心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甘霖应当来自于内心的觉醒,而非外在的形式主义。整体来看,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出对自然的关切与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略显忧虑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从教日日把巫焚”:即使每天都在进行巫术祭祀,仍然无法改变环境。
    • “无补河流一尺浑”:指这种行为对河流浑浊没有任何改善。
    • “甘霔要从方寸出”:真正的甘霖要从内心的悟出。
    • “土龙芻狗不须论”:微不足道的事物不值得提及,强调重要与次要的对比。
  • 修辞手法

    • 押韵与对仗:整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很工整,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雅。
    • 比喻:以“甘霔”比喻内心的清净和觉醒。
  • 主题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强调内心的觉醒比外在的祭祀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 巫焚:代表迷信与无知。
  • 河流:象征自然环境的变化。
  • 甘霔:象征内心的纯净与希望。
  • 方寸:代表心灵的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巫焚”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祭祀
    B. 迷信
    C. 自然
    D. 和平

  2. 诗人认为真正的甘霖应来自于哪里? A. 外在环境
    B. 内心的觉醒
    C. 祭祀
    D. 自然降雨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探讨思乡之情与自然的关系。
  • 《秋夕》- 杜甫,描绘秋天的孤寂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卫宗武的《和黄山秋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秋天的景象,但前者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后者则更突出自然的宁静与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其二 浪淘沙·除夕,用周晋仙明日新年词韵,漫作贰阕。末语即仍其旧,并邀玉珩作焉 浪淘沙 浪淘沙 层楼观雪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岁暮风雪客邗江,同家安士作 浪淘沙 其一 送春 浪淘沙 与静庵不通音问二十年矣,庚戌秋日,得来书相讯起居,并以词见怀,赋此却寄 浪淘沙 十月十四日病中经宿不寐枕上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半死半生 力字旁的字 输官 满腹诗书 乍毛变色 羊踏菜园 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博大精深 拖金委紫 面向 士字旁的字 包含降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郑卫之音 火字旁的字 包含嗔的词语有哪些 耀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